维权意识普遍不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南摩员工对关于裁员的法律知识一无所知。一位30岁的李姓女员工告诉记者,不仅普通员工如此,就连公司工会和员工代表也大多从20日谈判开始时才“恶补”法律文本。
南摩所在的开发区管委会宣传部门表示,裁员是企业行为,开发区管委会不便插手。南京市总工会则表示,南摩工会未与南京总工会建立起联系,应由其北京总部的工会管理,因此也未介入此次事件。
而在摩托罗拉公司聘请熟知相关知识的企业律师全程参与谈判,这与员工维权的无助形成鲜明对比。记者采访中也注意到,南摩员工虽然质疑公司诸多做法,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法律根据,因此只能“怀疑”、“不理解”。
上海市申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燕来说,从目前国内裁员案例来看,员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工会不作为现象非常普遍。而随着跨国企业裁员潮波及中国,这一现状可能将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存在三点法律问题
法律界人士指出,裁员潮中维权的第一步是判断跨国企业是否依法裁员。胡燕来说,如果摩托罗拉至今未启动裁员程序而仅停留在“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软裁员”阶段,员工可积极启动集体协商程序,“一致行动”向企业争取法定权益外的利益。
北京著名劳动法专业律师刘昊斌说,如果摩托罗拉正式启动裁员程序,目前情况看来至少存在3点法律问题。一是民主制订程序,即在确定裁员名单、裁员基础、裁员补偿方案时,应告知或与员工协商;二是应与员工协商而非单方面公示裁员条件;三是应向政府部门报告备案。如果企业裁员行为本身存在违法,被裁员工完全可以提出双倍赔偿的要求。
新华社记者 王珏玢 朱国亮(据新华社南京8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