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英国伦敦一个很有辩才的律师皮尔逊看到当时街道车辆拥挤,就预见到这种现状将会日趋严重,于是就产生了把铁路修建在城市街道下面的设想,并向政府提出建议修建地下铁道,一条由他鼓动并投资建设的地下铁道于1863年1月10日正式通车运营,总长6公里。皮尔逊因此被誉为“地铁之父”。伦敦也被誉为“地铁故乡”。
皮尔逊很有预见的想法,并没有在世界各大城市得到实现,因为当时世界各大城市的规模并不很大,人口也不很多,因此,在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建成后的80年中,城市地铁发展缓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还只有20座城市有地铁。
到20世纪6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地面车辆拥挤,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城市中的传统地面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因运量小、行速慢,已无法适应客运的需要,世界许多大城市普遍出现“乘车难”和“行车难”的问题,由于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安全、舒适、节约能源等优点,它对城市交通的积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因而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地铁的发展,建造地铁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进入21世纪,地铁已成为大城市人口稠密区的主要客运交通方式。当今世界上,建造地下铁道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象征,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更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现在,地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备受青睐。
地铁故乡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以来,它的地铁网络建设已经完成,经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先进技术的范例之一。2012年7月,伦敦举办奥运会,当排山倒海的人群涌向这座城市时,伦敦地铁经受严峻考验,为奥运会胜利举行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