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8: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话课堂”有意外收获~~~
“上海话课堂”有意外收获~~~
“上海话课堂”有意外收获~~~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话课堂”有意外收获
洋泾浜英语为沪语添趣
王蔚
  “发嗲就是‘发dear’。”上周末,沪语专家钱乃荣给一群来自平和双语学校的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上海方言课,拉开了由上海华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话课堂”的序幕。

  现在还有多少孩子会说本地方言?钱乃荣教授最近新编了《小学生学说上海话》读本。他说,大多数上海本地出生的小学生在家大致听得懂上海话,只是不会开口说。小学期间的儿童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最快时期,7岁前和11岁前是两个重要时段,只要由会说上海话的老师或家长来教,孩子学上海话应比成年人容易得多。而新上海人的孩子,只要跟着本地孩子在下课时一起讲上海话,就会较快地说好上海话。

  现在的都市中小学生,外语学得都不错。为此,专家们在活动现场还向大家讲起了沪语与英语的奇妙“融合”,让人听得十分有趣。

  ■ 门槛精 源于monkey(猴子),加上汉语词根“精”,即为“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精明之意,是典型的洋泾浜英语。

  ■ 赤佬 源于cheat(欺骗),搭配中文“佬”字,也是一个洋泾浜英语。

  ■ 混枪势 源于chance(机会),加上一个“混”字,就成了混机会,还引申为浑水摸鱼。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职场方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4版:人才
语文课只教“文”不教“语”
洋泾浜英语为沪语添趣
该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读中学吗?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每周聚焦B18洋泾浜英语为沪语添趣 2012-11-14 2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