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机动车与路面交通的矛盾十分突出,堵车成为城里人头疼的大问题。城市拥堵成疾,一方面,与城市机动车数量高速膨胀有关;另一方面,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长期“欠账”,使人们不得不“高效率”地使用私家车,从而使拥堵矛盾更加恶化。因此,城市在交通治堵上,不能总是在给私人用车设限时“腿长”,而在公车改革和发展城市公交上“腿短”,应体现“公交优先”的原则。事实上,“公交优先”就是“民生优先”。
从表面上看,“公交优先”实现的是包括时间、费率等在内的综合出行成本在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之间的转移,追求的是让“公交车快起来”;从深层来看,“公交优先”实现的是社会资源从有车的强势群体向无车的普通大众的倾斜,追求的是“让更多的人快起来”。特别是,公共交通可以极大地节省道路资源。例如,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汽车相比,所占用道路资源虽增加了一倍,但实现的载客量却为后者的四十倍。可见,发展集约型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成为解决交通发展与道路、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如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乘车环境,一旦有一天乘坐公共交通比自驾车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时候,人们就会主动选乘公共交通。因此,只有遵循“民生先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