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总有一些节点、关键、瞬间,就好像“点睛之笔”,让电影突然游动闪光,让我们突然心有所动。透过“电影之眼”,我们会去发现,然后,收获满满。
《日落大道》,比利·怀尔德经典电影之一。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早已被人忘却的默片时期明星,还沉浸在昔日的繁华中,她不知道,所有影迷崇拜的来信,都是伪造的一种假象,往日搭档导演的助手联系她,只为了租借她老旧的车子。她梦想着重出江湖,梦想着聚焦在摄影机闪光灯下,把旧日的时光重新拉回。这一刻终于等来了,随着一声“卡麦拉”,摄影机终于开动了,灯光终于闪烁了,警察、记者、邻居、过往的行人,全都汇集过来了。只是,这一次因为她杀了人,杀了她包养、却想离开她的年轻剧作家,而成为大众瞩目的中心。渴求着摄影机,摄影机摄下的却是另一幅画面,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高明的反讽。
《倒扣的王牌》,还是比利·怀尔德的代表作。一个在纽约等大地方呆过的记者,屡被开除,来到了新墨西哥州一个偏僻小镇的报社,周薪只有60美元,他企望借这块跳板进而有大发展。不料,一年多过去了,这里波澜不惊。一个机会来到了,他发现一个农民因盗墓被困在山洞里,于是,他开始炮制新闻,农民原本只需12小时就可获救,在他和当地治安官的策划下,被延迟了6天。报上夸张失实的消息,引得成百上千的人蜂拥而至,顷刻间,这里变成了娱乐场,他也将被纽约报社高薪聘任。结果,农民因施救不及死去,他自己也被农民的妻子刺伤。电影末尾,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记者,终于良心发现,可当他真正要向纽约的报纸提供真相,却反而被认为是虚假的。他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回到小镇的报社,临死之际,面向老板:“我是一天1000美元的记者,我免费为你工作。”这里,他仍然有着自信,仍然认为自己可以获得引起轰动的新闻,只是这一次,他是否终于用自身的案例,用忏悔,来获取真正意义上重大、真实的新闻?电影没有回答,因为他倒在镜头前,留给了我们悬想。
《蓝色天使》,一个学校老师,男性,不年轻,对学生非常严厉,尤其阻止他们进入娱乐场所,但他自己也被娱乐场所妖艳的“蓝天使”(玛琳·黛德丽饰)吸引,进而求婚,结婚,还辞去了教职。他哪里知道,往后的日子,他失去了尊严,成了一个配角,一个小丑,遭人取笑,遭人嫌。“蓝天使”也投入了别人的怀抱。暗夜里,他摸索着走在大街上,鬼使神差,又拐进了他过去执教的学校。电影最后的画面,是他被人发现死在讲台上。任人拨弄,也不松开手指。随着镜头后拉,空寂的课桌,悲凉的钟声,是在说明他至死还依恋教室,还是表明他永远也不能原谅他曾经选择的生活?从教室到教室,电影设置了一个圆,但在这个人生之圆中,一切都已经改变。
《一世之雄》,美国黑白老电影。洛可和杰瑞,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曾经入室偷盗,一个被捕入狱,一个后来成为神父。洛可出狱后,深得一帮孩子的崇拜,他们入世不深,且带点危险倾向,而杰瑞一直在指引他们走向正道。洛可又犯事,即将坐上电椅,杰瑞请求洛可帮一个忙,临刑前,显出害怕的样子,为的是拯救这些孩子,不让他们以为洛可是英雄,要他们鄙视他,为他感到耻辱。洛可没有答应,被带出牢房时,依然强硬、不妥协,还揍了警卫一拳。电影来到了震颤人心的时刻:在走上电椅的刹那,洛可突然哭泣地嚎叫、求饶,害怕得像一只怯懦的老鼠。特写中,是杰瑞的脸,眼泪从他眼角一滴一滴地流出……一个对比,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完成了经典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