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掩耳盗铃新篇
关尹
  关尹

  最近两天,网上几则这样的消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广州,部分国企老总选择在单位食堂宴请官员,喝的却还是茅台。只不过,喝之前先把商标撕下。更绝的做法是,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里;

  吉林,一家食品厂老板招待上级的住宅,看似一座朴实无华的农家院,内部却是一流装修,聘请当地顶级主厨,客人甚至可以在里面洗桑拿。

  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智慧”。在中央严令禁止奢侈浪费、铺张宴请的号令下,一些豪华宴请转为地下,排场更加隐蔽,也更加奢侈。地点变了,实质不变,很容易让人想起这样一句成语:掩耳盗铃。

  好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既是中央指示,更是民心所向。为何有的部门和人员还敢变着法子顶风作案?一方面,是因为陋习未改、惯性使然。过去大吃大喝、公款消费惯了,突然要扭转过来,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表明,对公款消费的监督不够,大吃大喝的口子还没堵住。

  可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绝不会一帆风顺、一劳永逸,只需发个通知、喊个口号那么简单。没有从观念上彻底转变,不能在监管上做到更加细致,“请客去食堂,茅台水瓶装”的现象恐怕会越来越普遍。

  有什么办法?想起学生时代的考试,考得差最多也就是个不及格,但若是在考场舞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全校通报甚至留校察看。相比公共场合的大吃大喝,转入“地下”的腐败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舞弊”,可谓“错加一等”,他们是不是应该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笼子的直径看来要更大些,网眼则要更细些才是。李克强总理也说过,“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个“紧箍咒”不能松。

  总而言之,老百姓希望的是管好当权者的车子、票子、儿子,还有筷子。让这些“掩耳盗铃新篇”,别再有市场。

  (相关报道见A12版·中国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人物·健康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8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9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20版:市场之窗
如何才能不相信涨价谣言?
谁来当姚明的“队友”
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
掩耳盗铃新篇
收费午休
傅斯年是“三等人才”的价值观
新民晚报评论A04掩耳盗铃新篇 2013-03-29 2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