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马勒对生死和命运的力量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而这次思考的结果就是他的惊世之作《大地之歌》。
1907年7月,马勒最为深爱的女儿因病不治而终。之后,他也因为自己日趋严重的心脏病和一些劳资纠纷辞去了几乎是欧洲最负盛名的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监一职。
事业和生活的多重打击,让马勒不得不对人生和死亡作出深刻思考。
恰在此时,在他的阅读中,一组中国古典诗词的德译本引起了他内心的共鸣。这些诗歌或万木凋零,或春风沉醉,或对尘世依恋的告别,极大地触动了马勒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生命将尽,人生苦短。但我的时代何时才能到来?这也让他萌生了写一部歌唱声部和管弦乐队的大型作品。于是他自己挑选了六首诗歌按自己的意志,重新编写后作为《大地之歌》的歌词。
果不其然,《大地之歌》的开篇就用了李白的“悲歌行”。把生死,醉梦,前程,一一道来。
我不知道,马勒在读李白诗歌时想到了什么,但我想,诗歌中的“天下无人知我心”和“死生一度人皆有”几句,肯定深得他意。
《大地之歌》中最为迷人和动人的也许并非用李白诗作歌词的第一乐章,而是用王维诗作歌词的,有着那个“直到永远,永远……”的最后乐章“告别”,也许马勒的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是告别,他对人生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