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航班终达目的地
昨天,5个航班在经历了一番重新安检、排除不安全因素、重新登机后,最终都于昨天下午抵达深圳。其中,深航ZH9866航班(南京—深圳)返航,更换飞机12:11从南京起飞,14:30到达深圳;深航ZH9889航班(北京—深圳)在推迟起飞后于10:27从北京起飞,13:27到达深圳;深航ZH9243航班(西安—深圳)备降桂林机场后,更换飞机于15:10从桂林起飞,16:05到达深圳;吉祥航空H01111航班返航,更换飞机于11:48从上海虹桥起飞,13:51到达深圳;东航MU2325航班(兰州—西安—深圳)11:52从西安起飞,14:05到达深圳。
记者查询了这5个航班的计划抵达时间,对照实际到达时间,最短的MU2325航班延误了2个多小时,最长的ZH9243航班延误了5个多小时。
撤离中有旅客受轻伤
5起“诈弹”事件中,深航ZH9243(西安—深圳)航班备降桂林机场后,飞机放下了4个充气滑梯紧急疏散旅客。网友爆料称,撤离过程中有旅客受轻伤,现场有急救车赶到,同时微博网友@菲菲Fidelia还透露,“只是空姐一尖叫,把大家吓着了,不少乘客在四处逃散时受轻伤。”
其实,按照民航局规定,发生紧急情况撤离时,乘务员必须大声向旅客喊出撤离口令,“空姐此刻必须尖叫到所有旅客都能听见”。而个别旅客受轻伤有可能是因为携带行李从滑梯撤离。业内人士介绍道,紧急撤离时从行李箱内取行李,耽误时间;行李脱落会砸伤人,脱落行李堵塞过道影响紧急撤离速度,也易挤伤人;跳滑梯时行李会划破滑梯,滑梯漏气,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希望严惩犯罪嫌疑人
中国民航局昨天在其官网上发布的消息指出,此类恶意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已涉嫌触犯刑法,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按照《刑法》第291条规定,应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外界普遍认为近年来对制造虚假恐怖信息干扰民航运输秩序的犯罪嫌疑人处罚偏轻,只有少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罚,比如2012年12月,“8·30”深航航班“诈弹”威胁案在湖北宣判,被告人熊某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