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际金价暴跌,创下30年来之最,惹得中国大妈们买金子或金饰品犹如进菜场买白菜般地疯狂。
购金热潮初起之时,一天接到银行发来的颇具诱惑的“抄底”信息,并言明次日即可去办理手续,且要以账户外资金才能购买——言下之意,似乎已到了时不再来、时不我待的时刻。瞬间反应,心里确实有点“嗒嗒动”。但生活经验告诉我:太具诱惑的信息,就像人工花比之于鲜花,虽然做得比真花还好看,但并不是真的。所以脑子没有迅即升温,没去接“金价狂跌”这个突如其来的“金馅饼”。
其实,对一般家庭而言,购买黄金或金饰品,一是实际需要(送小辈或送人);二是相对长期的保值增值,与“炒金族”的目的有本质区别。既然自己属于“一般”,像煞也没有购金的巨大欲望;即使想“抄底”拾一把外快,资金也有限。冷静思考一番之后,我果断给银行理财经理回了“有事不来”的短信。我不知道“理财经理”会有啥想法,会为“少钓一条鱼”而沮丧么?反正,我并不为自己没去轧购金的闹猛而后悔,就像我对待股票能够做到“手中有股票,心中无股票”一样。
“五一”后,抄底购金的理智信息接踵而至,“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似乎成了笑话。尤其是5月4日,世界著名股神巴菲特在家乡接受CNN财富杂志采访时放言:“黄金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即使跌到一千美元一盎司,甚至八百美元,我也不会买。我觉得黄金除了看以外,也没什么用处。”
感谢股神巴老的“金玉良言”,只是巴菲特老先生说得太晚了点,否则,中国大妈们也不至于如此狂热吧。
世界经济风云多变,当诱惑的“馅饼”接近于垂手可得之时,千万三思而后行。
最新的消息,国际金价又跌了,中国大妈已经套住百分之三十。但黄金作为一种反通胀的“本钱”和国际金融大鳄博弈的对象,也许还有变数,说不定哪天中国大妈们又会反败为胜。但不管怎样,我这“一般”小民,是不会投入这黄金漩涡去博弈的,因为这炫目的“金馅饼”实在让我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