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墨越韵
张桂铭 张培础
■中国画《家住深山清流间》贾炯炬 作
  ◆张桂铭  张培础

  上海,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一座海纳百川、青春永焕的国际都市。 

  绍兴,一块纯净的古越碧玉,一座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 

  今天,两地优秀的青年水墨画家,携手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水墨联展,展示他们各自的艺术风采。 

  打开近现代中国绘画史,“海派”画风影响卓著。追寻“海派”脉络,不难发现,“海派”之根源自徐渭、陈老莲,而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一朵朵“海派”的奇异浪花竟然大都来自浙江和绍兴。可见早在百多年前,两地的前辈,早已携手,开创了影响深远象征城市文化崛起的海派绘画。他们的作品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这种交融也成为地域特色的典范。流传至今,万古不朽。 

  今天,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当下的绘画艺术,地域和群体特色的绘画品牌已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代绘画的自身建设需要更多有智慧和能力的个体的卓绝努力。以艺术创作的特殊性而言,对个性理解的追寻要远远超出对共性认知的关照,艺术家个人绘画语言的建立才是真正有别于他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个性的风格语言并不是为了刻意地为自己的作品贴上某种标签,而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和视野宽广度、学术方向的不同造就的。个性的差异是“我”之所以为“我”的所在。也是艺术史对于任何一个从事艺术创作者的最重要的启示——除却对经典的传承,有价值的个性创造才是艺术史的本质——广义艺术史上的名家众多,但真正能在历史转捩的显要处容身立脚并有所作为的大家,无一不是在绘画的语言上有着独特的个性建树的。 

  当今的画坛,缤纷、繁杂,炫目、瞬变,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除浮燥及功利之心,静心修业,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联展和学术研讨,让真正出类拔萃的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 

  从更长远的意义上看这次展览,对促进两地水墨艺术的发展和交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期待涌现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沪墨越韵
天生的印人何震
一份最好的八十贺礼
冯运榆浙派人物画笔墨深沉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沪墨越韵 2013-06-01 2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