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千寻碧,蟠桃几度红。不久前,王克文先生迎来了他的八十诞辰。这位集美术史论家、画家、美术教育家于一身的学者型画家,徜徉艺海六十载,取得了累累硕果。6月8日,由12位入室弟子参展的《师生情,翰墨缘——王克文学生绘画展》又将在多伦路名人街展出。可以说,这是弟子们献给老师最好的贺礼了。
克文先生的才思、学识、修养,在画坛有口皆碑。他重视画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注重“貌离神合”的创作方法,即运用笔墨形式美去诠释自然,从表现客观实象转而表现画家的主观心象。还是这一理念,开创了他具有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形式感极强的山水画。
然而,在熟悉他的学生看来,他又是低调谦和的朋友和循循善诱的长辈。他执教数十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如陈国兴、董如青、严华、耿忠平等,就都是中西美术学院(原名上海业余艺术学院)山水画班的学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却都怀着对国画艺术的挚爱。他们至今记得,老师常鼓励他们:“别迷信科班。你们人生经历丰富,更成熟,感悟更深,这是你们的优势。只要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教学中,他为学生加压,用大学教材为他们上课,一起赏析古今名画,带他们到各地写生,讲解如何把传统与实景有机结合。他开玩笑地说:“我带研究生都不带他们写生,你们可超过研究生待遇了。”
老师的谆谆教诲,加快了学生的茁壮成长。画展展出的80幅作品中,有不少带着坚实的传统基础走进生活、有现代气息的好作品。如董如青作品黑密厚重,繁点密线,画面丰富而显内涵;陈国兴作品擅长从大山大水的气韵里展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严华的雄伟壮观,清隽静逸;耿忠平的雄浑稠密,松秀清丽;方复元的苍茫清爽,层次分明等。其他如马晓鹰、宋之光、邹盛生、平豪、陈鲁勇、冯瑞林、朱昌水、吴乔生、吴建春、方文根,也都以自己的感悟表现出自己的创作特点。
现在,这些学生开始在画坛显露峥嵘,其中有的成了专业画家,有的同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担起了承前启后的重任。如董如青培养的学子已经逾千人;耿忠平在创作的同时致力于艺术评论,所出版的艺术评论集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20多年来弟子们以老师的人品画品为榜样,也亲密融洽,定期交流,取长补短。我想,这正是老师身教言传的结果啊。
忽然想到,当年司马光有诗贺父彦博八十大寿,第一句是:“岁历行看九秩新。”古人称十岁为一秩,八十岁是第九秩的新开端。这里,期盼王克文先生在新的第九秩里有更大的成就,从而迎接第十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