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导盲犬与盲道
郁晶陶
  郁晶陶

  如果盲人手中牵着的不是导盲犬,而是其他动物,会怎么样?

  为了呼吁人们接受、善待导盲犬,挪威盲人协会制作了这样一段视频,其中代替了导盲犬的位置的有:吵闹的大白鹅、倔强的毛驴、随地“方便”的绵羊、体型庞大的驯鹿、看见红布就暴怒的公牛……结果,显然很糟。相比之下,结尾处那条眼神无辜的拉布拉多犬,安静、温顺、体型适中、训练有素,简直完美到令人不忍拒绝。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导盲犬。很多人还是把导盲犬当作宠物,拒绝它进入一些公共场所。在国内的一座大城市,5岁的导盲犬珍妮和主人陈燕就一次次地被拒之门外,第一次去银行、第一次去公园、第一次去快餐店,都被拒绝。连坐地铁,也成了奢望。

  很多时候,拒绝,是因为不了解。把导盲犬等同于普通犬类,怕它们咬人、不卫生。实际上,导盲犬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工作犬,必须7代内没有攻击同类和人类的纪录,还要接受层层培训,才能取得“上岗”资格。还有些时候,是法规仍有盲区。所幸,在上海,只要导盲犬的工作服和证件齐全,就能跟随主人进入地铁。

  关注导盲犬,是因为关注盲人平等使用公共设施的“福利”。但毕竟,有条件使用导盲犬的盲人,目前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要独自上街,靠的还是一根导盲棒。这时,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就非常重要。

  近日,有条“地面刷漆当盲道”的新闻受到围观,后来当地交通局称这是一场误会,盲道施工还未完成,刷漆只是第一道工序。新闻被反转,倒是一件好事。只是,如同摆设一样的盲道,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盲道上的凸起圆点被磨平,盲道莫名其妙地“断头”,盲道被非机动车停放点侵占……这样的例子,身边并不少见。

  导盲犬和盲道,使用的人数或有巨大差异,但性质却相同,都是为了给盲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尊重盲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相似的例子是,符合一定条件的肢残人士能够领取驾照,而另一方面,也必须为残疾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么做,不该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6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广告
月亮代表我的钱
从沪语版电视剧说起
感叹诺基亚被收购
导盲犬与盲道
制止不文明就要有“模子”
“帮领导看网”的是与非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导盲犬与盲道 2013-09-09 2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