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全运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既能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助困难学生——~~~
既能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助困难学生——~~~
既能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助困难学生——~~~
既能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助困难学生——~~~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能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助困难学生——
“慈善爱心屋”遍布30所高校
徐轶汝
  遍布上海30所高校的“慈善爱心屋”是上海慈善事业的一个新品牌。从2005年第一家“慈善爱心屋”在华东师范大学开业以来,“慈善爱心屋”已经逐步成长为高校综合性慈善公益平台——它既能“募”(募集爱心捐助)又能“施”(施助困难学生);它是高校慈善义工的活动基地,33支大学生义工队伍活跃在校内校外;它激发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孵化出了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让我们走进这一间间爱的小屋,听老师和同学们讲述发生在其间的故事。  

  “静悄悄”的温暖

  维护学生尊严

  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本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有一家不起眼的“小超市”,它就是全市高校首家“慈善爱心屋”和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在这间5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内,货架上放着各类生活用品,不少是社区单位设立的爱心专柜。以去年为例,“慈善爱心屋”共收到97家单位,1360多名师生捐赠,捐赠旧物资达24366件、新物资6369件(折合人民币约19万元),捐款义卖得款10.8万元。

  在“慈善爱心屋”成立之初,校方曾有过担忧,学生是否能接受旧物资?如何才能维护他们的尊严?后来的实际情况打消了校方的顾虑,困难学生对这种资助形式很认可。“慈善爱心屋”建立至今,16491名困难学生在这里领取了学习、生活用品,物品价值累计达57.3万元。

  “慈善爱心屋”采用“淘宝”式申领方式,学生像上淘宝网那样,直接在网页上选择所需物品,经审批后,持校园卡就能直接来领取了。“慈善爱心屋”的200多种物品涵盖了棉衣棉被、枕头、凉席,甚至旧电脑、电风扇,学生日常所需基本都能找到。这一方式取代了上门送钱物,“送温暖”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选择”,“静悄悄”的温暖维护贫困学生的尊严。  

  资助困难学生

  参加培训考证

  2006年5月11日,市慈善基金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慈善爱心在上海——华东师大慈善爱心屋现场经验交流会”。高校“慈善爱心屋”进入蓬勃发展期,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和活动项目也愈加丰富,逐步形成各自特色。

  “上海大学目前60%都是外地学生,有个别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连寒假回家过春节的路费都凑不齐。”上海大学学生成才中心徐迎红说,“感动上大,让爱回家”主题活动已经坚持了10年。活动期间举行义卖、义演,在全校范围内为同学募捐回家的路费。

  上周六是东华大学的“迎新日”,222位困难学生经过绿色通道得以办理缓缴学费的手续,他们还领取了200到400元不等的“爱心券”,可在“慈善爱心屋”换到生活必需品。校方在爱心屋内设立了“亲情驿站”,让困难学生能打电话回家给父母报平安。

  有一位困难学生引起了慈善工作站工作人员李静的注意。这名学生的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庭十分困难,他7月底就只身从贵州来沪,先在外打工赚钱,后来实在没地方住了,便提前一周到了学校,“慈善爱心屋”立即将援助物资送到他手上。“我们希望第一时间让这些困难学生感受到关怀,接下去的4年,爱心屋始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李静说。

  在其他同学忙于考证“充电”应对就业压力时,困难学生却因无力承担几千元的培训费用,在就业过程中失去竞争力。为此,东华大学在“阳光成才工程”中特设职业技能扶持计划,部分或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培训考证。

  对一些技能培训课程如口译、小语种等,校方向合作方争取免费名额,先收取困难学生三分之一的费用,等通过考试就全额退回。对一些费用较高的专业上岗资格证书培训,如注册会计师、报关证等,校方对通过考试的同学给予1000到2000元不等的培训费资助。目前,课程和证书资助范围已扩至60余项,年均受益人数超300人、金额近20万元。  

  义工赚积分

  可兑换生活用品

  随着“慈善爱心屋”的发展壮大,各高校相继成立了慈善义工队,目前在上海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有33支高校义工队,高校义工3.2万人。高校学生义工走出校门,到社区、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和智障学校开展义工服务,参加“蓝天下的至爱”等各类慈善活动,播撒慈善的温暖。

  华东师范大学义工队去年共组织2471人次的学生为普陀、闵行区提供大重病心理慰藉、特殊儿童辅导、生活英语普及、空巢老人陪护、困难家庭义务家教等贴合社区需求的服务一万余小时。

  上师大已建立16支学院慈善义工分队,义工人数2400人,其中70%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截至目前,活动小时数已超过5万小时,义工人均活动时间超过20小时。义工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助学、助老、助残、助医、走进社区、关注环保这6大主题开展活动,比如与徐汇区体育局合作,由数学师范和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学生辅导小运动员功课;心理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在市六医院、奉贤中心医院为患者缓解术前焦虑等心理问题等。

  义工们每参加一项活动,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也是上师大在全市首创的针对困难学生的“爱心积分制”,在义工管理模式中引入激励机制。“为院系图书馆整理书籍,就能得10分,一分就相当于一元钱。参加区级义工活动,积分能乘以1.2的系数,市级活动乘以1.5。”义工队负责人吴跃东向记者介绍,这些积分能在“慈善爱心屋”兑换所需要的学习、生活等用品。“爱心积分制”将帮困育人和传播公益相结合,激励义工队员参与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本报记者 徐轶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内校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两破亚洲纪录
林丹是退役还是续写传奇
辽收视
“慈善爱心屋”遍布30所高校
新民晚报全运会特别报道A22“慈善爱心屋”遍布30所高校 2013-09-11 2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