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天心居健康咨询机构承办培训、上海心理咨询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市紧缺人才办”核准颁发的《爸妈上岗证》,让沪上30多位年轻父母成为首批“吃螃蟹”者——正儿八经地学习如何当个合格的爸爸妈妈。
■ 家长廖女士说:“孩子没交作业,多半是有隐情。”
有一次,老师把廖女士和她的孩子找来,严厉批评孩子已两次没按时交作业了。在回家路上,廖女士没有立即数落孩子,还跟往常一样有说有笑的,到家后也照常让孩子先吃点心。见孩子心情比较放松了,寥女士开始了聊天式谈话:“快期中考试了,你在学校是不是有做不完的卷子啊?一定很辛苦吧?”闻听此言,孩子的眼泪顿时落了下来,向妈妈解释了为什么两次没完成作业的原因。
廖女士说:“我想,既然孩子有委屈,就应该引导他学会正确的释放,不能总是家长说孩子听的模式。有时,做家长的会在自己不顺心时不停地批评孩子,而很少去理解孩子的情绪,这样的家长其实是没能真正读懂孩子的心。”
■ 家长许女士说:“和孩子沟通时用的是商量口吻,并让孩子一同参与决定一些事情。”
许女士与女儿达成过一个协议:每天的功课只能做到晚上9时40分,时间一到,不论做完没做完,都不能再做了,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一天晚上,女儿到了规定时间却还有最后一道算术题只做了一半。于是,许女士上前说:“宝贝,根据我们的约定,你现在该去睡觉了呀。”女儿顺从地点头答应。许女士又说:“好的,信守规则马上睡觉,不过,明天早上允许你早起10分钟补完这道题。”不料,女儿笑答,只需5分钟就能搞定了。
“良好的沟通,使得我们母女俩的关系始终亲密和谐。”许女士说,恰是有了这种互相理解与互相信任,一家人才能一同加油,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 家长肖女士说:“当一名好家长,就是要学会‘如何听,孩子愿意说’、‘如何讲,孩子愿意听’。”
一次,肖女士在检查儿子最讨厌的英语作业时,发现答案几乎全错。她一改以往张口就批评的习惯,和蔼地说:“儿子,你创造了很多不存在的英文词语出来,你真厉害啊。”儿子被逗乐了,笑着说:“老妈呀,你就别取笑我啦,我是最讨厌英语的,我长大后肯定不会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工作。”肖女士沉默了一会说:“那就说说你有什么梦想吧。”孩子想了一会儿回答:“我要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系统。”
肖女士便启发儿子:“你将来如果真的想成为世界第一,就需要先去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所以,你现在学习英语,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正是这样的促膝交谈,让她的孩子逐渐改变了对学习英语的看法。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