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美国的大学文化
张 生
  ⦾ 张 生

  对我来说,翻阅去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的朱国华教授的《兄弟在美国的日子》一书,有着别样的意义。在这本书中,国华兄不仅记载了前些年他在美国杜克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间的所见所闻,同时,还对自己大学时代的文艺生活及此后在大学任教时的教学生活进行了追忆,让我读来觉得十分亲切。这一是因为国华在书里所提到的人中有很多都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或为世人所熟知的著名的人文学者,如詹明信、叶维廉等,还因为他对美国的很多观感,也与我这个曾赴美作过访问学者的人的所思所想相契合。而且,国华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记录,也让我这个和他同龄的人心有戚戚焉。

  对于我们这批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接受大学教育的中文系毕业的人来说,美国或美国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时在校园里流行的美国作家的小说,如《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二十二十条军规》等影响巨大自不必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都随处可见美国文化的影子。从好莱坞的电影,到有吉他伴奏的乡村音乐,到可口可乐,万宝路香烟,再到牛仔裤,比基尼,乃至传说大于事实的“性解放”运动等,都让大家既喋喋不休却又欲说还休。所以,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到美国去,尤其是到美国的大学去看看,始终是个令人向往的情结。

  而这本书所展现的正是“我们的兄弟”朱国华教授在美国的学术之旅,从美国文学批评的重镇杜克到百家争鸣的伯克利,再到人文研究的中心哈佛,都留下了他的点点屐痕。举凡美国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登记入读,到上课,到课余生活,到师生交往,都历历在目,细致入微。并且,因国华也在中国的大学里任教有年,所以,在谈到美国的大学生活时,也总忘不了对两国的大学的行事方式进行对比。

  当然,在进行这趟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学术之旅时,国华也把美利坚的壮阔而荒凉的风景尽收眼底。而且,因为国华兄是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所以,在饱览美国“风景”之时,常常运用中国美学的理论来对其进行“谛视”,以获取审美的愉悦。如将布莱斯峡谷与云南石林对照,并以宋代山水大家郭熙之眼静观其变,在黄石公园游历时,又顺势联想到黄山,并进而阐释了中美对自然风景的不同的审美态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5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报道
   第A16版:要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家装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广告
大笑过后是沧桑
甜美心情,甜美图文
“较真”的书评
新书推荐
看美国的大学文化
朱天心的《猎人们》
阳光的舞步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6看美国的大学文化 2013-09-29 2 2013年09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