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租赁是交银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已经营近6年。2010年以来,公司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净利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0%,资产总额达到862亿元,机械设备、城市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航运租赁特色逐步显现。
陈敏董事长介绍说,允许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金融租赁子公司,本身就是对现有制度框架的突破。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后,预计子公司年底前可以开业。
他说,自贸试验区推动行业体制机制的创新,首先给金融租赁类子公司带来跨境业务的发展空间。以前,租赁公司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特别是在境外,这对业务的发展是很大的限制。比如飞机行业,服务支撑和资产的处置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全世界供应商主要有两家,航空公司不分国界地在运营,现有的条件约束使得国内租赁企业与国际机构相比,不具有同等的竞争地位。自贸试验区子公司如果能直接进行操作,可以降低境外航空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时增加公司信用度,降低发债成本,便于全球化配置资金。
其次,在自贸试验区设子公司,能带来融资的便利和成本的降低。国内美元债务成本与国际上相比有很大落差,租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少大的优势。期待子公司设立后,能丰富今后美元融资渠道,在国际市场发行债券融资,降低债务成本。而且,很多国外的承租人需要用外汇支付租金,随着自贸试验区功能的建设及改革,这将不再是受限的短板。
此外,海关税收方面不利于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限制也将消除。
他透露,交银租赁已制定了航空租赁的“双百计划”,民航机队争取达到100架规模,另外有100架订单,目前与波音有40架的订单,子公司的运营有助于目标的实现。通过自贸试验区子公司,飞机不用进关,就可以出租给国际上的航空公司使用。
陈敏董事长表示,自贸试验区有助于租赁企业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提高资产管理处置能力。标的不一定要持有到最后,通过资产处置,可以提高盈利能力,获得比融资更高的投资回报。“我们现在已经站到了起点上。中国人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不缺乏雄心,也具备一定的能力。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发展,逐步减少对租赁业发展的限制,一些原先不能操作的业务逐渐可以实现。”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