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中什么事情最让人头痛,我看就是小广告了。
30多年前只有大字报、标语和宣传画,其实从效果上讲,那也应该算作一种广告。后来商业广告终于出现了,有气势的大多是外来的,叫做企业形象广告,而我们自己的广告有点像小打小闹,总是很具体,有门牌号码、销售电话,再加“三包”,包修,包退、包换。再往后,广告业突飞猛进,在我们生活中,广告成了家常便饭,从商业到公益,可谓铺天盖地,无所不在。
上乘的广告是一种美,户外广告、电视广告、报刊广告,优秀的图文都是我欣赏的内容,有的广告对我的吸引力超过了新闻和电视剧。对于那些不怎么样的广告,我也可以视而不见,或者匆匆走过,或者换频道,或者翻过去。但有一种广告,躲不过,翻不去,一直奈何不得,这种广告被叫做小广告、野广告。小广告散发的地点特别讲究分类,各有各的去处和贴法。
住宅的楼道里写满了小广告,最多的是专业打孔,其次是家庭保洁和疏通管道。地铁里和十字路口的小广告都属于房地产的天下,三三两两青少年穿梭于地铁车厢,不停地向扶手、座椅里插放广告,是城市一景;马路路口,在大小车辆等候红绿灯的关头,少年男女冒着生命危险,游走在车辆之间,往车窗缝隙中塞广告,是令人心惊肉跳的街头一幕。在地面贴小广告,大概在世界也算独一无二,不过,奇怪的是,为什么收购药材的广告都喜欢往地面贴。为了清洗小广告,有专业的队伍和专业的工具,但前面清洗,后面跟进,你清洗一张,我再贴10页,洗不胜洗,而且两路人马互不干扰。
我的手机最多时每天可以接到40多条房屋中介的短信,干脆打电话的也有10来个,有的依据的是我5年前的一次询问,有的大约是我的信息外露。虽说都很客气,“打扰您了”,但也是明知故犯。近来不知是什么行情看涨,来电话推销抵押担保和贷款的急速上升。我接到这些电话,大多耐心回答,有的朋友见后,问我为什么不当即挂断,我说他们也不容易。估计是我的这份耐心也外泄了,结果,来电话推销的与日俱增。我一看5字号码打头的干脆不接,他们好像也深知其中奥妙,于是都换成6字,或者改用手机。可能是节约人力的缘故,我这里接到电话还说一声你好,对方却都变成语音了。
世界上哪里都有广告,由真人直接派送的也时有所见,但比较异同,强迫型和自愿型大概是最明显的差别。人家那里分送广告时个个小心翼翼,惟恐打扰了你,还在广告后面附加一袋纸巾作为答谢;我们这里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硬往你怀里塞,你只好东躲西闪,绕着弯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