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车族护腰攻略
裘剑如 梁裕
  现今社会,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价格的持续走低,拥有一辆甚至多辆私家车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尤其是近10余年间,中国的汽车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在汽车逐渐改变出行方式、带来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病”也接踵而至,不断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其中尤以开车习惯不当引发的腰部问题最为严重。据门诊病例反馈,开车姿势不良引发的腰腿痛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开车族如何做到速度和健康两不误呢?

  纠正开车坐姿不良

  有些开车族喜欢将座椅尽可能向前或向后调,其实都不是正确的驾驶姿势。座椅太靠前,四肢的活动空间减少,肘关节及膝关节处于极度弯曲的状态,关节活动范围相应减小,四肢及腰部肌肉持续紧张,长时间处于这一姿势容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而座椅太靠后,四肢需要努力伸向方向盘及踏板,躯体势必前倾加大,这样的姿势不仅不符合人体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增大了腰椎间盘的压力,易引发椎间盘突出,而且腰背肌肉长期处于拉长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疲劳性损伤。

  要掌握正确的驾驶坐姿并不难,座椅面应略微后倾,调整椅背,与椅面成100-110度夹角(简单的方法是在垂直坐姿的情况下,椅背头部靠枕调整至与枕骨2-3拳距离),而座椅的前后调节应与驾驶员的身高、体型相关,一般以双上肢握方向盘,肘关节屈曲呈50-60度;双下肢自然搁于踏板,膝关节自然屈曲呈60度左右为宜。臀部尽量靠后,在腰部可以垫2-3寸厚的腰垫,既保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又对腰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车内外温差在5℃以内

  过低的车内空调温度容易使局部血管、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局部血流变少、流速减慢,各类炎性因子堆积于组织间,不易清除,导致滑膜炎、韧带炎、筋膜炎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产生疼痛症状,尤其在季节更替之际,腰痛症状更容易产生;同时低温使皮肤毛孔收缩,汗液排除减少,也不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行车时切莫贪图一时的凉快而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应适当开窗通风或控制车内外温差在5℃以内。如果已经有腰痛症状,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同时开车时可以佩戴腰围,对腰椎支撑保护,又有局部保暖功效。

  避免频繁急刹车

  正常人体腰椎有5节椎体弧形排列,从侧面看,凸向前方,而每节腰椎之间,靠小关节、韧带、椎间盘以及周围的肌肉维系正常的位置关系,保持腰椎的相对稳定性。

  行车过程中急刹车时,惯性及前冲力会使司机身体向前急冲,此时颈腰椎也会随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弹回原位,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摇摆伤”,此时稳定腰椎的结构发挥了限制腰椎间相对移动的作用,但如果反复频繁地急刹车,稳定结构也终究会疲劳损伤,致使腰肌劳损、筋膜炎,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所以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平稳驾驶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有效减少腰部的负荷。

  连续行驶不超2小时

  鉴于一般私家车相对狭小的内部空间,以及行车时身体、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建议连续行驶不要超过两小时,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下车散步、活动腰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腰背部肌肉,有效减少腰痛的发生率。另外,对于已经有下腰痛或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急性发作期严禁一切驾驶活动;经休息、治疗后,症状缓解,也建议避免长时间驾驶,驾驶时务必佩戴较坚硬的腰围,在颠簸不平的路况下,尽可能减速行驶,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再次诱发腰腿疼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如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这句古话已略显不合时宜。在汽车深入千家万户生活的同时,开车族要时刻牢记并养成正确的行车习惯,保持健康好“腰”。

  裘剑如 梁裕(教授、博导、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开车族护腰攻略
中医治胃癌注重顾护胃气
晶体植入让老花眼摘掉眼镜
崴脚“未见骨折” 更需重视治疗
肠外营养满足 危重患者的能量需求
生物制剂新靶点新机制凸显活力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开车族护腰攻略 2013-12-09 2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