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保健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物制剂新靶点新机制凸显活力
袁缨 TP
  作为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病程长,致残率高,传统的抗风湿药物(DMARDs)能够改善病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但无法控制疾病进展和对关节的破坏。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出现是类风关治疗的重要里程碑。相对传统药物,它能直接作用于主要的炎症因子,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抑制关节结构的损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指出,生物制剂目前的问题是作用靶点相对单一,尚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在临床上亟需多机制多靶点的治疗手段。

  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前炎症细胞因子,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介导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IL-6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高表达(即转录或翻译出数量很多的最终产物),如类风关、红斑狼疮、克罗恩氏病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6/IL-6受体与类风关存在密切关联性。患者血清及滑液中IL-6及受体的浓度升高,并且IL-6水平与疾病活性及临床表现密切相关,这可以解释类风关患者的许多症状。因此可将IL-6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分子作为类风关的治疗靶点,目前已研制出全球首个针对IL-6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托珠单抗。该药能阻断IL-6介导的信号转导,可有效改善炎症,抑制关节结构破坏,为干预类风关带来新的希望。

  曾小峰教授客观评价,托珠单抗未来主要用于难治型的对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以及中到重度活动性类风关成年患者。关于IL-6的研究相对较新,发病机理及药物作用机制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阐明,疗程、减停药时机、药物替换、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等,仍需长期跟踪观察,从而为疾病的检测、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袁缨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开车族护腰攻略
中医治胃癌注重顾护胃气
晶体植入让老花眼摘掉眼镜
崴脚“未见骨折” 更需重视治疗
肠外营养满足 危重患者的能量需求
生物制剂新靶点新机制凸显活力
新民晚报康健园/保健B03生物制剂新靶点新机制凸显活力 2013-12-09 2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