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湾省籍体育工作者,年轻时曾经是国家田径队队员,后担任上海市田径队教练员,1988年调到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工作。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台联组织了大陆台湾省籍体育工作者观摩团,我是成员之一。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很兴奋,因为我得知田径名将、曾破男子十项全能世界纪录号称铁人的杨传广先生和曾打破女子跨栏世界纪录的号称亚洲羚羊的纪政女士届时也会作为嘉宾到北京。我做运动员时,就曾梦想着见到他们,但由于当时两岸不能往来,始终不能实现。
在亚运会田径比赛的第二天,正好是杨传广先生的弟子李福恩和古金水两位运动员比赛的时间。于是我们观摩团全体成员都到场助威,赛场上我也有幸见到了纪政女士,她连声喊我叶姐,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台湾省籍体育工作者,万分激动、感慨地说:“没想到在大陆还有这么多优秀的台胞体育工作者,我们都是乡亲,今天见到你们很高兴,大陆的建设成就这么好,我们应经常相往来,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纪政女士动情的话语,博得在场所有台胞的热烈掌声。
1993年东亚运动会在上海举行,台湾地区也组团参加,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在当年市人大会上,我提出,为加强两岸交流,加深两地台胞之间的乡情,建议成立上海台胞拉拉队。这个建议后来被采纳,市台联组织了由60位在沪台胞组成的上海台胞拉拉队,活跃在各比赛场馆。我们每个人手持两块小竹板,胸前佩戴写有上海台胞拉拉队字样的红色飘带,为来自宝岛的运动员加油。清脆的竹板声,响彻运动场馆。台湾运动员很感动,赛中与我们握手,赛后与我们合影。其中就有“老朋友”李福恩先生。在跳高比赛时,我们坐在就近看台上,时不时举起“李福恩先生加油”的横幅标语,为他鼓劲,他赛后亲自跑来看台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海内外报纸相继报道了此情此景,并刊登了照片,反响很大。
2008年5月,我光荣地被推荐为奥运会火炬手。做运动员时,我参加过全国比赛获得冠军。做教练后培养的运动员参加了东亚运动会、亚运会、奥运会……我自己曾参加过亚运会和东亚运动会拉拉队,唯独没有参加过奥运会,如今能当上奥运火炬手,仿佛自己拿到了奥运会参赛资格,即将走上赛场。
在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可爱和热情,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强盛,奥林匹克精神的无比威力。我默默许愿:期望两岸早日实现直航“三通”,我也能早日回家乡探亲。
如今两岸已经直航“三通”了,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这段人生的经历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我要继续尽我所能,为两岸文化、体育交流和交往,做出努力。
十日谈
同心铸梦
异想天开,更要脚踏实地。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