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时,我们也正好搬入新居。管道天然气还没有通,所以太太自作主张买了个电炒锅,我又买了个微波炉。电炒锅又大又沉,还不密封,怕进水漏电,刷洗起来很麻烦。但不管怎样,随便炒几个菜,或者用微波炉把外带的食物加加热,就算我们正式起伙了。
天然气终于通了,我就置办了炒锅、汤锅、蒸锅、高压锅和饼铛,还添了一个砂锅,这下焖炖熘熬、煎炒烹炸就都齐了。虽然我们很忙,每周也没几次自己做饭,但看着厨房架子、灶台上大大小小的锅,就有一种日子过得很红火的感觉。
孩子出生了,随她一同来到我家的还有一个小奶锅,煮牛奶、做蔬菜水,一直伴着孩子幼年的成长。
电炒锅终于正式退役了。当我们一家围在新买的电磁炉边高兴地涮火锅时,我忽然意识到,电热锅加热效率高、速度快、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也较低。换了吧!于是高压锅和陶晶砂锅让位给了电高压锅和电砂锅,用它们焖饭炖肉煲汤真的又快又好,用电也比用天然气省钱。铁饼铛则换成了电饼铛,煎鸡蛋、做煎包煎饺又快又省油,还可以两面一齐加热烙饼,再不用怕烙得慢而无奈等待了。
炒锅没有淘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嘛,还是喜欢传统的炒菜。但是,劳苦功高的铁锅还是光荣退休了,升级为带有铜芯夹层的无烟锅。“凉油热锅”的炒菜方式既大大减少了油烟,减少了空气污染,也十分省火。
家中最新加入的“明星”是个空气炸锅。这个外形一点都不像锅的家伙,做薯条、牛排、鸡翅、煎饺、烧烤等各种需要煎炸的食物效果好极了,更突出的好处是只用以往用油量的几分之一,大大减少了食用油的摄入量,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保持饮食结构的健康。孩子再也不用要求去洋快餐店吃喜爱的薯条和牛排了。
民以食为天,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享用美食是一种享受,而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年来也未有多大改变。最近去外地访友,一桌花样繁多丰盛的菜肴令人恨不得启动第二个胃用来储藏。好客的主人介绍:这是在传统的农家大灶上做出的。黑压压的灶间尽管经常清扫,仍有很多炉灰和油烟,更不用说主人家耗费了几乎一整天的烹饪时间。相比而言,城市的生活更加高效而清洁。燃气代替了煤柴,电热又逐步取代了燃烧加热。在节约时间和能源的同时,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环保。于是,虽然食物未变,但锅这种家庭必备的炊具一直不停地变化着,越来越节能,越来越易用,越来越环保,越来越健康。我家那些大大小小的锅,正见证了这种变化。可以想象,未来是不是会有全自动化的智能锅出现,一边食材放进去,选好菜谱,另一边精美的菜肴做出来……这样的“锅”,让我们这些前人来看,恐怕怎么也不会管它叫“锅”吧!
锅也在赶时髦,赶的却不是新奇,而是高效、和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