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个小生命诞生了
夫妻俩在这极为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对他们的爱情结晶寄予了无限深情的希望……
就这样,外婆带着满腹惆怅,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监狱大门。四下望去,举目无亲,哪里才是安身的家啊?正在她彷徨和惆怅之际,山东省委临时书记吴丽石(化名卢一之)已经在路旁等候着她了。原来,中央一直在设法营救外婆和刘谦初,吴丽石来山东时,任弼时专门具体布置了营救事宜。
外婆离开了风雪弥漫的济南,一路在王进仁(时任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的照顾下,顺利到达上海并找到董秋斯,在他们家住下来。董秋斯不但是一位革命者,还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曾翻译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文学名著。他和妻子真不愧是刘谦初的挚友,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像对待亲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外婆的饮食起居。患难之中见真情啊,难怪后来外婆念念不忘这两位救命恩人。
1930年大年初一,张采真闻讯赶来,代表中央慰问外婆,并告诉外婆,中央已经再次指示山东省委全力营救刘谦初和刘小甫。这个消息令外婆稍稍放下心来。3月2日,一个尚在母腹便有了名字的小生命诞生了。这就是我的大姨刘思齐。生下姨妈后,外婆赶忙给丈夫写了报喜信。刘谦初在回信中喜不自禁,一再嘱咐外婆要集中精力管好孩子,把孩子抚育成人,不要为他分心。从此,夫妻俩鸿雁传书,又多了一个关于孩子的话题。
1930年4月初,刚坐满月子的外婆本想请示中央,准备去济南探监,却意外地接到了要她去秘密交通站领受任务的紧急通知。当外婆赶到那里,却发现和她接头的人是在武汉曾有过许多交往、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的同乡林育南。这位工人运动领袖告诉外婆,要她立即参与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简称“苏准会”)的工作,化名张一萍,担任办公厅副主任兼机要秘书。紧接着,上级又明确指示让她与“苏准会”秘书长林育南以假夫妻的名义租住一处,以便于开展工作。又是假扮夫妻,这事怎么总轮到自己头上呢?再说,孩子怎么办?外婆迟疑了片刻,但马上想到党员决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组织之上,实在不行那就将孩子送人吧。当外婆回到董秋斯家后,董秋斯夫妇得知了情况,主动承担了喂养思齐的责任,这才解了外婆的燃眉之急。
“苏准会”的任务是围绕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而起草各种法律法令和文件,时间跨度达半年甚至更长,各项工作都必须在极端机密的条件下进行。为此,中央租了一套豪华别墅,装扮成商人和杂役的工作人员住一楼,外婆与林育南住在二楼。白天,她与大家一起研究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整理文件。她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董秋斯家看望思齐。
这时,蒋介石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的军阀战争爆发,敌人后方空虚。根据中央决定,1930年5月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央机关和全国十九个苏区及左翼作家联盟代表等八十余人的“苏准会”,共同商讨未来苏区发展的大计。代表们开了四天会,外婆基本上四天四夜没合眼:所有文件随看随收,有的要立即转移,有的要迅速销毁,有时她一天要换四五套衣裳外出接人送站。会议结束后,她一连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来。紧接着,她与林育南又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先后整理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和六届四中全会文件,并日夜向中央苏区等传递着绝密情报。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过了几个月,蒋介石得知中共“苏准会”在上海召开的情报,大发雷霆,严令限期破案。
令人肝肠寸断的悲剧又一次上演。
1931年1月17日,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等同志因叛徒出卖在上海东方旅馆被捕。2月7日,林育南及左翼作家等二十四人在龙华公园英勇就义。从此,烈士们的碧血和他们的美好愿望,融进了龙华春天那灿若云霞的桃花里。在此前后,外婆又跟着周恩来参与营救被捕的同志,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对刘谦初的营救还没有进展,孩子也顾不上照料,又看着那些亲密战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外婆真是心力交瘁,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