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新民环球讲坛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环球讲坛聚焦空识区
专家谈防空的历史与现状
贝土 丹枫
■ 新民环球讲坛现场本版摄影 陈东达 ■ 现场听众提问 
  我国在去年11月23日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并未扩大自己的领土、领海与领空,而是像先前已经设立了空识区的国家与地区那样,将保护领空的预警时间适当延长并保持相应空域民航的有序运行。

  截至去年12月22日,世界上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航空公司遵守了我国的规定,将其飞经我国东海空识区的计划向我国做了通报。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主权争议的事实因此进一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现场语录

  十多年前中国就想做

  2013年11月23日设立防空识别区至今已经1个半月了,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理解、配合,客观上也得到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配合。设立防空识别区这件事情我们想了十年,现在我们终于敢做这件事情了。从2001年4月1日,王伟同志驾着歼-82跟踪监视对我国海南岛地区实施抵近空中侦察的美国EP-3侦察机。在防空识别区还没有宣布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设立防空识别区希望做的事情,当时我们没有说,美国的EP-3进来,要向中国通报,但是我们没有法律也执行了国法,不喜欢你来,来了就要陪着你一起飞,只不过飞出了事情,我们的飞机受到了损失,人员失踪了,王伟被授予海天英雄的崇高的称号。

  加入TTP会对我们有利

  就像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加入的世贸组织(WTO)没什么意思,中国有世界上19%的人,到今天中国的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一,世界头号大国不加入的国际公约,这个公约还有什么意思,加入的时候中国贸易额还不是世界第一,但现在看来,中国加入WTO可能是得益最多的国家。现美国在搞TT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计划),我们的心态有点像过去,要被人家逼着用他们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其实不用怕,谈判的过程有压力,我们暂且没有全面达到TTP的要求,但是咬咬牙,进去以后,再过10年,又是我们最得益。这会加快我们的产业升级,让我们在制造出大量产品的时候,天更蓝、水更清。用高标准的环保标准,这是我们本来就要做的。

  承认争议大家有好处

  中日对钓鱼岛主权有争议,承认争议、默认争议,在打仗之前还有不打仗的和平解决办法,如谈判、调停和仲裁等。承认争议有好处,可以稳定局势。我们不想同日本打仗,我们也不怕打仗,我们避战,不求战,但我们会应战,你一定要跟我打仗,那么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中国崛起的势头不可阻挡。

  事实接受主权争议

  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核心作用,就是向国际社会摊牌,1个月以后,到去年12月22日,世界上有23个国家的56家航空公司向中国报备。向中国报备就是接受了包括钓鱼岛区域中国都有行政管理权。它们未必接受我们主权,但我们说,报备就是行政管理。也就是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对包括钓鱼岛地区在内的整个东海防空识别区地理区域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权。不管你日本承认不承认,世界各国已接受了中国对这个地方有管理权。未必是海上,但起码是空中。甚至既要向中国报,又要向日本报,中日都把自己的空识区覆盖了这个地方,它们为了不吃亏,既向日本报又向中国报,也就是它们接受双重管理。一个地方只能一家管理,双重管理是矛盾的,这个矛盾就是争议。所以,国际社会接受了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

  贝土 整理

  为空防安全提前预警  设立空识区意义非凡

  复旦大学教授 沈丁立

  演讲摘要

  空识区出现的国际背景

  在国际社会中,防空识别区问世已有六十多年,已先后有二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各自的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不仅有对外指向的,也有为了内安而设在国家内部的。

  主权国家对于主权延及的物理空间必予全力保卫。尽管保卫领土与领海意义重大,但是成功地保卫领空将更为有力地协同保卫领土与领海,这是人类发明战机以来的普遍共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航空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相当长的阶段尤以美苏为代表的现代航空技术为突出。鉴于苏联在远程侦察与战略轰炸能力方面的显著提高,美国在1950年与加拿大联合设立了北美防空识别区。北美防空识别区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空识区。这一识别区受美加两国的航管部门以及由这两国共同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所辖制,由它们统一负责北美地区的防空识别与空防安全。

  在冷战期间,美国为其盟国和安全伙伴设立了一些防空识别区,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予以仿效。目前,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外,还有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芬兰、希腊、冰岛、古巴、巴拿马、利比亚、土耳其、韩国、日本、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我国台湾等二十多国家与地区设立了各自的空识区。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为了战争的考虑于1951年为韩国设立了防空识别区。日本则在1969年首设空识区,范围覆盖了日本大多数的专属经济区,尽管专属经济区本身迟至1982年才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日本初设它的空识区时,其西缘就已深入东经123度。1972年日本西扩空识区,又将我国的钓鱼岛区域纳入其中,严重侵犯我国主权。日本空识区如此扩张,以至于它同我国大陆的最近距离仅为130公里,同俄罗斯则更近至50公里。对此,我国与俄罗斯政府都不予承认。2010年,日本还将与那国岛附近的防空识别圈西扩,从而与台湾当局所宣布的空识区发生交叠。

  中国设立空识区的时机

  显然,我国东部方向的国家安全因此面临相当挑战。在东海方向,我国境外的空域被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空识区所包围。就对方的“防御端”而言,他国飞行器若进入其空识区并朝向对方本土飞行,需通报自己身份与飞行计划。但就其“进攻端”而言,它们的飞行器进入到靠近中国大陆的国际空域,却不被要求做类似通报,这有失平衡。

  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美国军机、军舰与潜艇抵近我国海空进行侦察等军事活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种情况近年来愈演愈烈,成为稳定和改善中美两国与两军关系的重要障碍,也同我国近年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以及美方回应的发展“新的合作关系”的意愿格格不入。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推出了他的版本的亚太战略,即“重返亚洲”或“支轴战略”,声称将把美国全球部署的海军力量的60%调往亚太。在引起广泛争议之后,美国政府又将其重新命名为“亚太再平衡”,但其实质不变:以军事为先导,全方位推动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与主导,以平衡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对地区格局产生的影响。由于在亚洲以及世界范围内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目前已是中国遥遥领先,美国政府的剑锋所指十分明显。

  与此相应,美国在东亚加紧发力。美国在我国周围提升军事部署,在东南方向拉拢东盟国家,与菲律宾加强联合军演,其海空部队已常态性地到这一地区轮番演练。美国同越南的军事合作业已启动,最近美国政府已宣布向越南提供军事援助,重点提高越军在海上的快速反应能力。美国同日本加强军事合作以抑制中国,则是其再平衡战略的重点。

  在这种局面下,我国东向外部的安全环境出现负面变化,日本政府在2012年决定“国有化”我国钓鱼岛主岛的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变局。面对这种态势,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来平衡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包括在钓鱼岛问题上坚决维护主权,但日本当局仍然无动于衷,坚持不承认在这个问题上中日存在争议。于是,我国推出了东海防空识别区。

  国际社会与中国的互动

  我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国际社会做出了复杂反应。由于在我国之前已有二十多国采取了类似做法,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际先例,而且这种做法早已问世60多年,因此中国跟进并非奇特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此可以理解并接受。

  同时,根据国际法,他国不得对我国的主权进行侵犯。但对意图非法进入我国主权范围的他国飞行器在其进入我国领空后才予阻止,对方有可能在被阻前已对我国造成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提前甄别、判其意图,并视情对有敌意的外方飞行器适当提前予以阻止,而这些都需要在我国领空之外提前完成。中国进行防空识别的目的在此,外方设立它们的空识区也是基于同样道理。中外根据各自雷达防空警戒的能力设立空识区,现在这种能力已扩展到陆海空天。据此,空识区向领海以外方向延伸的距离一般达到100-200海里,超出的也有。

  我国东海航空识别区有两大看点。首先,它包括了钓鱼岛上空的我国领空,这为我国设立这一空识区之必须。钓鱼岛为我国国土,其上空间则是我国领空,对这一我国离岛的领空空间,当然应该纳其进入我国空识区。对这一主权空域,我国不会接受日本的空识要求,不仅在其附近的他国飞行器需对我国通报,而且在未经我国同意的情况下不准进入我领空空域。

  对此,日本高调反对,日本政府禁止日本民用航空公司遵守中国东海空识区的规定,并要求我国撤消东海防空识别区。韩国方面因为我国宣布的防空识别区覆盖了苏岩礁,也不愿对此接受。美国虽同样不予接受,但不再提出我国撤消这一空识区的无理要求,而是采取了两面手法:它在民用端建议美国航空公司遵守中国规定,事先主动向中方提交飞行计划,在军事端则继续派遣军机上门踢馆,拒不遵守我国要求它配合我方进行识别的要求。

  由于美国在民用端带头遵守我国东海空识区的规定,日本和韩国政府被迫改弦更张,韩国政府表示同意其航空公司向中国政府进行通报,日本政府则表态不再反对其航空公司向中国通报。截至去年12月22日,世界上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航空公司遵守了我国的规定,将其飞经我国东海空识区的计划向我国做了通报。由于它们接受了中国对包括钓鱼岛空域在内的东海空识区的行政管理,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主权争议的事实因此进一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中国空识区的未来走向

  我国东海空识区的另一看点是,我国为了空防安全而宣布前置预警,是在国家法规层面昭告世界我国的合理意图和坚定决心,并在客观上提请各方考虑对此进行挑战将可能面临的后果。

  美国虽在民用航空这一层面接受了我国的要求,但它却在军事端仍顽固不化。在我国宣布设立东海空识区之后两天,美国从关岛派出两架B52战略轰炸机飞入我国东海空识区,在钓鱼岛一带空域飞行了几个小时,以行动表示了对我国宣布空识区的不满。

  正如前述,我国设立空识区的目的是提高防空预警时间和维护民航秩序,但并不禁止在我国领空以外空域包括空识区空域的外方飞行器的正常飞行。由于当前国际法并未规定必须设立空识区或者不准设立空识区,因此我国有权根据相应国家法规以及民用国际条约来保障我国领空和附近空域的国家安全和民用飞行秩序。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他国机船在沿海国专属经济区海域与空域飞行与通航时,也须适当照顾后者的安全利益,这同样为我国推行空识区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美国B52轰炸机上门示威,但美国国防部也为管控事态,宣布这是一年前制定的飞行计划,而非刻意寻求与中国对抗。同时,美国还宣布这两架飞机不携带武器,也没有战斗机护航,以显非战姿态。中方则回应美国轰炸机在我空识区的全程被我有效监视,中方已自主有效对其识别。在我国宣布设立东海空识区的一个月内,我军出动侦察机、预警机和战斗机51批87架次,识别和查证进入我空识区的外国与地区的军机近800架次。这样一种形态的竞争甚至对抗,在未来还将延续。

  国内外都在关注我国在黄海与南海方向上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可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在这些方向的主权空域和国际空域设立相应的国家防空空识别区,将是自然的发展方向。

  现场互动

  沈丁立现场回答听众提问

  读者马新民:有没有一个防空识别区的国际法,有没有一个能让各国都能够接受的方案,不产生重叠区?

  沈丁立:没有国际法说必须搞防空识别区,也没有国际法说禁止搞防空识别区。

  从美国搞的防空识别区来看,当初3海里领海怎么防空?一定要往前推,一推就是100海里200海里,甚至更多。再推多没意思的,陆地的雷达探测不到。

  有了战略核武器,不光是战略轰炸机携带的原子弹,还有导弹也能携带,比如讲东风-41,那可能就是1.5万公里的射程。战略轰炸机一组机组人员6个人,如被击落会牺牲6个人。一个导弹去就够了,无人的,或者是遥控的无人机。对付核武器轰炸的情形,今天防空识别区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导弹可以干这个活。今天的防空识别区更多的是针对先进的战斗机突然窜入到我们的空域对我们的破坏,应该讲这种威胁是存在的。

  今天中国的GDP是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57%,是日本的162%,现在中国强大了,但发现国际法不总是能保卫中国。美国也不总是遵守国际法,他卖武器给台湾遵守什么国际法?所以国际法没有明确说保卫中国,我们自己来个国家法。我们是把国际法和国家法结合起来。

  这位前辈说了,有没有一个把所有国家都能保卫上的国际法,没有。国际法说12海里是你的政治权利、安全权利。后面180海里是经济权利、经济权利以外的是各国都可以平等使用的。有实力自己搞空识区,没实力不要搞。

  我们必须要把腔调拿出来。战略平衡,就是你到130海里,我到130海里;中日各自的空识区你把我的包进去,我把你所谓的你的包进去。但是还是要不出事,你飞机过来,你先跟我打招呼了,你是没有炸弹的,你的目的就希望不要打你,咱就不打你。但是若你是带炸弹的带导弹的战斗机,你也没宣布过你不带武器,你本身战斗机就是武器。所以我的战斗机伴飞,如果你进来了,我就把你向外面挤出去。王伟当年是把美军侦察机挤出去的时候双方之间有一个碰撞出了事故。

  要等国际法给所有国家解决安全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本事自己解决。前提是我们没有扩大领海、领空。你的飞机在公海上靠近我要给我报一报,你爱报就报,不爱报我自己来搞清楚,这方面,国际法是没有的。

  读者翁以明:去年12月6日的首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中,外交部长王毅向澳大利亚外长正式提出,澳大利亚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的言行,已经损害了中澳互信,影响了外交关系的发展。请您分析一下中澳关系的未来走向,谢谢!

  沈丁立:澳大利亚一直是美国忠心耿耿的朋友,100年来美国参加的海外战争,重大的澳大利亚无一例外都加入了。澳大利亚知道跟着美国有好处,就是安全。当年日本想侵略澳大利亚。但是由于在二战期间澳大利亚加入美国阵营,日本人的军舰已经到了澳大利亚地平线可以看到的地方,最后想想美国会作什么反应,就没有去登陆澳大利亚。

  所以澳大利亚要回报美国。同盟之间相互帮助我们都能理解。但这一回的澳大利亚的女外交部长太过了,美国都认了我们的防空识别区,你牛什么。

  澳大利亚也有空识区啊,我到你这边也要向你通报的,凭什么我要向你通报你不向我通报呢。

  澳大利亚太激进,它坚决反对中国设空识区,说是非法的,应立刻撤销。现在它非常尴尬,因为美国说了两天就不说了,没有要中国撤销,内部只是叫我们不要执行,这就是美国的超级大国的手腕。它知道这是不可能撤销的,那怎么办,不要执行好不好?连这点中国都不听,不听美国也就接受了。而且劝他们的航空公司要向中国通报,所以澳大利亚拍马屁,拍到了马脚上,拍过头了,很尴尬。

  所以我们非常严厉地批评澳大利亚的女外长,搞得她非常尴尬。为什么呢?你不是超级大国的料,你何必去揽超级大国的这个瓷器活。

  将来走向怎么样?澳大利亚一会儿是工党,一会儿是自由党。自由党可能对促进生产、对自由贸易比较激进一点;工党对保护人权、气候变化激进一点,万变不离其宗,都要澳大利亚繁荣和安全。

  澳大利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下行对澳大利亚有影响,因为我们买的铁矿砂少了,所以它赚钱少了。但在安全上它觉得还有20年可以跟着美国。也许20年后是既要跟中国又要跟美国。

  但大家知道,十多年前澳大利亚当时的外交部长唐纳,在陈水扁非常激进地推动台独的时候,讲了句靠谱的话。就是“台湾不要指望在这个问题上澳大利亚永远会站在台湾这边。”也就是他希望两岸和平。台湾如果想台独惹出大祸,大陆通过非和平手段去制约台独,美国要出手的话,这个时候台湾和美国不要指望澳大利亚在每件事情上都会帮美国。

  澳大利亚一直有个不安全的感觉,它人少。土地是6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三分之二。人口跟上海一样,当中都是空的,都住在靠海的这些地方,所以澳大利亚需要美国保护,这我们要理解。但不能帮美国办坏事。

  读者潘继鸣:去年12月26日安倍拜鬼之后,美国表示失望,但是之后日本不知悔改。自民党确定今年的活动方针草案,删除“不战誓言”,决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还要把民用的船征集,准备战时起用等等。美国对日本的失望还会继续吗?如继续失望,美国还有什么措施?

  沈丁立:第一个我想大家都很关心,美国感到失望,是美国平衡的一种手法。因为美国不屑与军国主义或纳粹或皇军为伍。这是它的理想主义。

  但美国也有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用这个东西压日本,在普天间美国军事基地的迁移过程中,日本就要贴钱。早不贴晚不贴,偏偏在这个时候。然后美国搞高铁缺钱,日本说我买半条铁路你造,造的钱一半我来付。所以美国压一压,日本就马上给钱。美国为什么不再压?再压是他的手心肉。但压了日本不能让日本伤心,不愿意跟美国干活了,这是实用主义。

  再压是有限度的,再压多少取决于日本再做多少。如果在安全上帮美国,美国肯定开心得不得了;如果在历史问题上继续走错误的道路,那么美国不得不再压日本。

  美国拉拢日本来限制中国、也曾拉拢中国来限制苏联、来限制本·拉登。都是它的利益,老大平衡很累的,现在美国还是老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它平衡的能力越来越差了。

  奥巴马讲清楚的,只要叙利亚用化学武器一定要打阿萨德政府的。最后俄罗斯说化武破坏和平,不管阿萨德政府过去有没有用过,只要它把将来还可以用的那堆东西交出来,使得它将来想用也不能用,你就这次饶了他一回吧。奥巴马说好啊,过去会这样吗,过去你不听话,我要不打你,我在道上没法混了。

  打狗看主人啊,叙利亚是俄罗斯的盟国,你打了叙利亚,俄罗斯怎么办?现在俄罗斯给你个面子说别打我兄弟。叙利亚是我的兄弟,干过坏事没干过坏事别追究了,追究不出来的。可能干过,可能反政府武装也干过,你要同时打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你也不舍得。我们只是把将来可以干坏事的工具给拿掉,美国说行啊。这就是标志性的美国走入战略收缩。就是说可打的都不打了。

  现在最难过的是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他们这两家由于中东的穆斯林教派的分歧,他们对于阿萨德这一派是非常反感,非常希望以色列美国出手,现在美国说不打了。 贝土 整理

  现场侧记

  11日,2014新年第一期新民环球讲坛又如期开讲了,许多老听众一如既往,一点半就在位子上坐定耐心等候。其中一位年已耄耋的老人,他名叫徐化举。“这个讲座我每期必来的”他说,第一期时女儿陪着,后来就每次自己来了。徐老觉得听新民环球讲坛能了解国内外形势,长知识长见识,丰富自己的离休生活,挺好的。

  “汪老师,请帮我签个名。”在讲座入口处,一名拿着整齐资料的中年男子拦住了新民晚报国际部主任,仔细一看,这些资料都是对数次新民环球讲坛内容的细心搜集。经了解,这位翁先生平时多从事公益活动的组织、推广。他认为新民环球讲坛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很专业:每月都能找到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并邀请到该领域的专家出席,跟目前的国际形势和观众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

  翁先生说:“我很珍惜每次参加讲座的机会,就算下雨、天热也坚持来,要是在国外出差不能来都会书面请假。”

  还有一位周祖恕老先生,他的父辈是黄埔同学会的一员,他很感谢晚报举办关于国际问题的讲座,迄今已现场提问过三次了,能增加知识很开心。一位外婆带着孙子一起来听讲座,这是他们的共同爱好,一老一少都听得津津有味。

  读者马新民也是环球讲坛的老听众。参加讲坛前,他已在家里做好了“功课”,针对新民晚报上预报的讲坛内容,事先列出了想请国际问题专家解答的问题。他在讲坛开讲当天很早就来到讲坛现场,占领前排有利位子,目的是在讲坛提问阶段“抢跑道”,获得数量不多的提问机会。在随后的提问阶段,马新民第一个举手,果然如其所愿,他赢得了宝贵的提问机会。他说:“我与新民晚报有缘,你看,我的名字叫马新民,与你们报社同名,这也是一种缘分。” 

  讲座入口处的点评册上好几页都写满了,许多热心听众在上面留下了评价与建议,最长的达两三百字,总结表扬讲坛的同时留下了中肯的建议。

  讲座结束后几名听众觉得意犹未尽,径直走到台前向沈教授提问、请教,沈教授也不厌其烦地解答,还有两位热情的听众,拿出手机和相机与沈教授合影,留下了对这次讲座的美好记忆。 丹枫

  新民环球讲坛诚邀读者参与

  国际风云关联你我他,环球讲坛纵论天下事。由新民晚报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民环球讲坛”自6月1日开讲以来,各界反响热烈。

  讲坛通常安排在双休日下午2时至4时,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主讲,聚焦热点问题。此活动可作为单位组织学习的内容。

  有兴趣参加的读者请将报名信息发送至电子邮箱xmhdzb@163.com,或拨打热线电话52920166,同时欢迎团队报名。名额有限,额满为止,本报将刊发启事预告下一期讲坛时间和地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7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地产资讯
   第B11版:地产资讯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地产资讯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新民环球讲坛聚焦空识区 专家谈防空的历史与现状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讲坛B06新民环球讲坛聚焦空识区
专家谈防空的历史与现状
2014-01-16 2 2014年0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