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的融创中国媒体答谢会上,孙宏斌很开心,不仅因为他一手创立的融创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也因为在这十年里,公司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据统计,融创中国2013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08亿元,位居2013年房企销售排行榜第11位;合约金额54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450亿元的销售指标。
而更让孙宏斌满意的,是融创绿城仅用一年时间便跻身上海房企销售排行三甲。“过去十年我最满意的就是上海,我们跟绿城合作在上海的发展。”孙宏斌说。“在上海,能做到前三名是非常难的事,这表明我们的产品受到了认可,通过跟绿城合作,对于融创未来的发展,品质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对过去十年来说,是我认为一生一次的机会。”
孙宏斌坦承,融创与绿城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大强化了苏南区域,也高起点地进入了上海,如果让我们(融创中国)自己做,至少要花上十年。”因此,融创绿城在上海的表现,更确切的说是融创中国一线城市开发策略的深度呈现,即“深耕核心区域,聚焦高品质产品”。
就具体项目来说,无论位于外滩核心位置的盛世滨江和黄浦湾,还是位于上海自贸区腹地的上海御园,无一不是上海市场热门地段的核心项目。优质土地资源的获取为营造品质创造了良好起点,而精准的战略定位则瞄准了市场的最佳位置。自公司成立之初,融创绿城就一直被业界看好是“运营能力+产品能力”的强强联合,如今,硕果累累的销售业绩也让这一优势日益明显。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转型高端重回一线城市的时候,融创绿城早已开始先行收获这一战略的果实了。
品质,“贵在坚持”
融创绿城卓越的营销能力早已被业界公认,而更令对手敬畏的则是对产品品质的坚守和发扬。
事实上,合并之初,业界曾一度出现了对于两家公司结合对产品把握的质疑之声,然而,随着融创绿城产品的陆续面市人们看到,融创绿城对坚持地产理想、打造高品质项目的决心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坚定。
2013年10月,融创与绿城合作以来最具标杆意义的项目苏州桃花源亮相不到一个月,就以热销10亿元的业绩震惊业界,据悉,其中不少买家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业内相关人士——桃花源项目的产品营造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眼下,融创绿城这一品牌还在被持续注入新的内容:既传承了绿城“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人本文化,也发扬了融创“至臻,致远”的追求,这意味着在目前的高端市场上,融创绿城的势能已非一般竞争对手所能企及。正如融创绿城董事长王虹斌所感慨的,能实现这样的业绩,最为根本的保障在于融创和绿城两大体系的融合,让融创绿城展现出了非常强的战斗力和执行能力。“未来在上海以及苏南地区,我们会更加坚定地以‘融创绿城’的品牌实现独立运营管理,打造更强更好的市场竞争力。”他同时表示,目前融创绿城已经成熟、体系化地对市场进行了了解和判断,未来一段时间,融创绿城在上海市场的业绩还将获得更好的支撑。
干亿,“不是目标”
百亿之于融创绿城,既是一个里程碑,也将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融创绿城的未来,孙宏斌十分乐观,“我相信一点,我们会有更加坚决的方法和手段,让融创绿城在2014年,甚至于2015年,走的更加精彩,更加从容。”
而业绩成功突破500亿大关的融创中国,何时能够摸到千亿“门槛”?在孙宏斌看来,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千亿不是我的目标。按既定的路子稳健地去走,我们迟早会做到千亿房企的规模。数字和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跟上市场的节奏和发展步伐,进入第一梯队。现在融创500多亿的销售额已经很可观,但也只能算是第二阵营,最多是处于1.5梯队的企业。如果跟不上节奏,未来企业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我要进入第一阵营、第一梯队,这才是我的目标。”孙宏斌说。
孙宏斌语录
■关于拿地
你们非说拿地贵,我觉得一点也不贵,你们不理解?要理解了都去拿地了,最好还是别理解。
■关于多元化
不考虑,(房地产)这个行业规模大利润高。其实卖水也挺好的,卖的比油还贵。
■关于出海
肯定不去,现在买房子的都是中国人,去外国没用。
■关于养老地产
不做,现在老的人没钱,有钱人还没老。
■关于2014年业绩目标
他们教我说,目标定得低一点,年底任务就超得会多一点,这样显得水平更高。
■关于宋卫平
宋卫平太好了,客户有什么要求都一律答应,我是客户的合理要求才答应,要公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