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饕友们聚餐采取“劈硬柴(AA制),勿打折”的办法,找一个相宜的餐馆,菜单由我出,操作赖大厨。因为我是召集人,故唤作“老江佳宴”,每月一次,人均消费150元左右。
不久前,在万科城市花园的“邻里厨房”举行了一次“老江佳宴”,菜单如下:
冷菜:鳜鲞、醉鸽、本帮白切肉、华尔道夫色拉、醉虾、雪菜冬笋。
热菜:栗子焖草鸽、蟹粉烂糊肉丝、上海小炒酱、螺头炖黄浆配汤鹌鹑、望潮八宝鸭、泥螺烩豆腐、肉末粉丝夹饼配金银鸡鸭粥、葱火焅鲫鱼、葡汁牛尾、荠菜炒冬笋。
大厨两位,由餐厅老板李马军主厨,他的师傅、创意大师茅益辅助、督导。李马军是70后大厨,在红房子西餐馆入行,师从侯根全大师。后来在姚耀东开的夜上海工作时,又拜茅益为师。他们仔细研究我开出的菜单后,表示可以举行了。
吃客:江礼旸、宗沛东、李建申、李强以及他的朋友共三人、杨漪、王琪、周少铿、茅益。
李马军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应变能力强。鳜鲞是茅益创制,10多斤的大鳜鱼像鳗鲞一样风干,蒸后上桌,鲜香可口。醉鸽比醉鸡肉头紧实,耐嚼,醉露浸进去,故口味更醇。本帮白切肉每片夹一片黄瓜,虾子酱油和蒜泥分别跟碟。因为用坐臀肉做,越嚼越香。华尔道夫色拉用梨条等为主体,加入马蹄,非常香脆,酱汁自打,味道真不错。醉虾也很入味。雪菜冬笋时令菜,鲜美。
热菜栗子焖草鸽由栗子焖鸡变来,鸽子肉头紧实,加上栗子,干香。烂糊肉丝上海人所爱,加蟹粉增鲜,黄芽菜只用梗子,齿感更好。黄浆是豆腐衣包肉炸脆了再红烧入味。但黄浆红烧后脆感全失。茅益用薄百页包肉后先用田螺肉煨透,再包豆腐衣炸脆,鲜香脆一个也不少。上桌时黄浆围在四周,中间是田螺肉,真好吃。“动物人参”鹌鹑留皮炖汤,鲜极,却无一滴油。八宝鸭的内馅加入望潮真是味觉上颠覆,鲜得眉毛落脱。上海小炒酱,用的是甜面酱,加一点点豆瓣酱,盛在炸脆薯片中,每人仅一口,但已够了。泥螺烩豆腐用的是瓶装泥螺。不过如用鲜泥螺,只要沙吐净,似更好吃。肉末粉丝外面很多,但这里是红烧肉卤煨味后用虾酱炒,再包在口袋饼(饼皮加了一点苔条)中吃,菜点结合。粥是广东的“艇仔粥”加了烧鸭(金)和鲜鸡肉(银),也是干湿结合了。葱火焅鲫鱼是林文月(台大退休教授,连战表妹)版,即是烹制过程中加较多的醋,使之成为“酥鲫鱼”,并加许多海带条,使之和葱一样好吃,而鱼则更鲜。葡汁牛尾是李马军拿手菜,酥、软、糯、鲜俱全。最后是荠菜(末)炒冬笋作结。
媒体的朋友欢迎“佳宴”,因为没有了“负债感”。付钱吃饭,吃得不好还可“翻毛腔(提意见)”。吃得一般可以一字不写。真正做得非常满意随意点评。饕友们欢迎,因为无须“还情”。大厨欢迎,因为作品有人关注,可以提高。老板欢迎,有了换新菜的可能。故朋友们除非无法分身,一定争取参加。旅游时报王琪恰逢外出采访,他安排同事去,自己来参加。李强每次必到,还带其他厨师来学艺。市餐饮烹饪行业学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说,这个方法好,可以一直办下去,不会中途而废。作为始作俑者,我当然更欢迎,因为找到了一条寻找“正在消失的上海美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