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本版列表新闻
圆台面~~~
圆台面~~~
圆台面~~~
圆台面~~~
圆台面~~~
圆台面~~~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台面
茭尔菜
吴凤珍
  文 / 吴凤珍

  这是什么菜,为什么连苏州人也不知道呢?是的, 它已消失了有好几十年了。起码要有六十多岁的苏州人或许会知道和尝过。它是不大起眼、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茭白,甚至连正式的菜场也不接纳它,只有农民挑着担在大街小巷里叫卖着。它虽是水中植物,但不可能被列入“水八仙”之内的。若说它的味道,我感觉它比正式列入“水八仙”的茭白好!

  从“家花不及野花香”的传统说法衍生出来的是“家茭白不及野茭白”,事实果真如此呢:其一,它比正宗的茭白嫩;其二,也是最主要的,若是新鲜的话,它有股优雅的兰花香。胞弟翼民曾著文说江南人把香分为文香与武香。且喜欣赏的是文香。而茭尔菜恰有文香中极高雅的兰花香,且比正宗的茭白嫩且甜,口感好,当然令苏州人爱煞、寻煞!(不知其他地方还有否此菜?)

  剥茭尔菜有窍门的,若不谙此道者往往会全部浪费了的。此菜不是按一般规律吃其心的,而是吃其头的,每剥一层,摘其嫩的头, 而直剥到心。其心纤细,恰像历尽沧桑般的苍老。

  它是荤素诸菜的最佳搭配。譬如:炒肉片;炒腰片;炒鱼片等;炒鳝丝甚或炒素等等,试下来以炒墨鱼为最佳。它与任何菜搭配,食之,令人口齿噙香的了。妙哉也!可,它虽有不少优点,往往无人为它鼓掌喝彩,因为它只是个“野”菜,不入流、不上品,被人看低三分。可它仍然默默地、努力地繁衍和生长着,让人们食用和品尝着它的美味!

  我童年时,凡听见大街上有小贩操着吴侬软语喊着——“阿要买茭尔菜?”总要缠着母亲去买一些,即便没有什么主食材,就是光清炒一下,它还是香如故,清炒的茭尔菜更富野性,它们更香、更甜、更嫩。我更嗜吃。不知何故,好几十年前就不闻其叫卖声,呜呼, 让我何处觅芳踪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三月三鲈鱼上岸滩
茭尔菜
家庭菜谱
辣椒面不要鲜红要橘红
加白醋防紫甘蓝变色
咸鱼烧春笋
新民晚报好吃周刊/我家厨房B11茭尔菜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