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菜,为什么连苏州人也不知道呢?是的, 它已消失了有好几十年了。起码要有六十多岁的苏州人或许会知道和尝过。它是不大起眼、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茭白,甚至连正式的菜场也不接纳它,只有农民挑着担在大街小巷里叫卖着。它虽是水中植物,但不可能被列入“水八仙”之内的。若说它的味道,我感觉它比正式列入“水八仙”的茭白好!
从“家花不及野花香”的传统说法衍生出来的是“家茭白不及野茭白”,事实果真如此呢:其一,它比正宗的茭白嫩;其二,也是最主要的,若是新鲜的话,它有股优雅的兰花香。胞弟翼民曾著文说江南人把香分为文香与武香。且喜欣赏的是文香。而茭尔菜恰有文香中极高雅的兰花香,且比正宗的茭白嫩且甜,口感好,当然令苏州人爱煞、寻煞!(不知其他地方还有否此菜?)
剥茭尔菜有窍门的,若不谙此道者往往会全部浪费了的。此菜不是按一般规律吃其心的,而是吃其头的,每剥一层,摘其嫩的头, 而直剥到心。其心纤细,恰像历尽沧桑般的苍老。
它是荤素诸菜的最佳搭配。譬如:炒肉片;炒腰片;炒鱼片等;炒鳝丝甚或炒素等等,试下来以炒墨鱼为最佳。它与任何菜搭配,食之,令人口齿噙香的了。妙哉也!可,它虽有不少优点,往往无人为它鼓掌喝彩,因为它只是个“野”菜,不入流、不上品,被人看低三分。可它仍然默默地、努力地繁衍和生长着,让人们食用和品尝着它的美味!
我童年时,凡听见大街上有小贩操着吴侬软语喊着——“阿要买茭尔菜?”总要缠着母亲去买一些,即便没有什么主食材,就是光清炒一下,它还是香如故,清炒的茭尔菜更富野性,它们更香、更甜、更嫩。我更嗜吃。不知何故,好几十年前就不闻其叫卖声,呜呼, 让我何处觅芳踪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