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查词典,手边,是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今天查的,是“特写”。词典说,它是“报告文学的一种形式”和“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我倒觉得,前者,不妨说成“一种文章体裁”,后者,不该漏了摄影。依我浅见,所谓“特写”,就是通过对局部、片断的细致呈现,让人“窥斑见豹”。本报在头版上推出“新民特写”栏目,几乎每天一篇,主旨亦在此罢。
坐“黑车”,有危险,但不少人不以为意。今天这篇特写的细节描写,让人印象深刻——“黑车”连执法车辆都敢冲撞,实在可怕。估计,当时车内的4名乘客被吓坏了。所幸,这辆“黑车”被截下了。要是它成功“突围”,抱头鼠窜,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乘客坐“黑车”,要么是贪便宜,要么是图方便,恰恰忘了危险。安全第一的概念,用在打车上,同样适用。整治“黑车”,需要市民的理解配合。
当然,填补“黑车”的“市场份额”,满足乘客的需求,跟打击“黑车”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