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周四 莎车麦盖提巴楚
上午从莎车指挥部出发,由G315国道K2831即莎车西互通,进入巴莎高速公路4标的施工便道,便道是在村间小路基础上加固并铺上了戈壁石筑成的。令人惊喜和愉悦的是,两侧密密匝匝、高低错落、惊艳天地的杏树和杏树林,杏花吐蕊,清远静美。一路过去,不时鲜艳入胜。兴致盎然,与大家走了一段,此处属伊什库力乡。见路口有两个村民,便走近攀谈,因维汉语不通,让司机老瞿做翻译,问这叫什么村,村民一时没领会,年轻的一位干脆拿出皮夹,掏出身份证,递给我们。原来他1991年出生,叫赛义吾。另一位年长的也拿出身份证,1955年出生,是他父亲。父亲介绍说,路口两边的两间土坯房是他们父子的,为让施工便道,已拆除了一部分,他们关心其他土坯房何时再拆。和善的语气,让我们感到了淳朴和厚道。
车行不远,车队停住了。数十位当地村民正拿着砍土曼和铁锨等工具,正在劳作。不一会儿,车队重又启动。原来施工便道阻断了农田水渠。村民要求排管。开导的河北邯郸施工队现场负责人下车沟通,并表示下午即予安排,村民才放下心,平静地目视着我们的车队。
在巴莎公路的K203+700处,检查了砾石土填筑路基试验段。填土达2米高,用远处的戈壁料作为路基。又在K189+100处,察看了风积沙填筑路基试验段。在巴莎公路230多公里长的路段中,属于沙丘地段就有180多公里,我称其为次沙漠,因为处于塔干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常年呈沙漠化状态。利用风积沙填筑,需要砾石土包边固沙,在沙丘边沿,还须用网格式的方法,以芦苇和草木控制流沙迁徙。
中铁一局承担了3标近28亿的路段施工。他们的预制厂规范标准,采用了一些较先进的设备,第一根预应力箱梁已生产,质量和成本都得到了控制,我建议指挥部予以推广。
午餐,在四标中铁一局项目管理部工地食堂用餐,此地位于麦盖提县。四标施工段负责人小赵提到了一处有千年胡杨,约三十来棵,施工便道避开了,估计主线会碰上。我即提出,可否设法保留,若在一侧,主线避开些,若必须穿越,可否在此将道路设计成两翼,形成湖心岛,将其留住。我称其为,让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为千年胡杨让道。此建议立即得到在座各位响应,大家一起起立干杯,还高喊:为千年古杨让道!
叶尔羌河与巴莎公路大致平行,约有十多公里距离。在莎车和麦盖提已处于中段,成漫滩之势,流域宽阔,浅可见底。按王蒙的说法:它与我们内地看到的,有很固定的河道,有明显的两岸,甚至还有堤坝的那种河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自然河、季节河。河水时大时小,它是漫漫的,泛漫时,整个一下子一片就流过去了,许多地方水都并不深,但是到处都是水。
向巴楚进发。路途颠簸,又一次穿越人气旺盛的色力布亚镇。
巴楚段软土层甚多,承担施工的中铁23局安排了48万根砾石桩,到今天已打了四分之一。打完之后,还有六个月的沉降观测期,时间紧迫。巴莎公路断断续续的软土层有不少,这项技术处理花费不少精力。
沿巴楚段全线车览一遍,直到顶端的三岔口。看到不少路基已形成,还是挺高兴的。在项目部对此予以了肯定,也希望咬定目标,继续努力。
又到巴楚劳动力培训中心现场实地检查,项目作业面拉开,400多名工人全力以赴,特别是操场部分改分包为直接施工、部分项目钢成品,自行制作,等等,值得赞扬。对外业、内业又提出了相关要求。叶尔羌河的两股支流在巴尔楚克汇集。
2012年4月23日 周一 阿克苏
昨天下午,已见尘土飘浮,烟云似的,还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天浮尘就明显露脸了,迷雾一般,遮天蔽日,楼宇和树木掩映在尘雾之中,或许与人一样呼吸不畅。
早餐后,车队就在颠簸的公路和漫漫尘雾中穿行,驰向天山神木园。本担心在尘沙飞扬中再会神木了,头戴遮阳帽,屏住呼吸了,没想到一到那儿,天地清爽许多,小走一会儿,阳光也热辣地出现了。此行,也就有些圆满了。多为杨树、柳树,千奇百怪,历经沧桑。堪称天下奇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