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默多克垂青
默多克旗下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去年8月宣布,向韦斯新闻网注资7000万美元,购得其5%的股权。据说,这笔买卖是默多克和史密斯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酒吧里一边喝啤酒一边达成的。此前,默多克发过一条微博:“谁听说过韦斯新闻网?它吸引了从不阅读或观看常规媒体的年轻人,风格狂野、有趣,在全球大获成功。”
20年前,韦斯只是三个年轻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创办的一本社区杂志。如今,它已发展成一个总部在纽约的庞大媒体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1000名雇员、4000多名撰稿人。除杂志外,它每天在自己的网站Vice.com发布原创视频,和HBO电视网联合制作纪录片,开展图书出版和唱片发行业务,有自己的广告公司,客户包括英特尔、戴尔、通用电气、耐克、红牛等。
为“愤青”代言
韦斯目前的核心业务是网站视频。史密斯认为,视频是最适合网络时代年轻人媒体消费习惯的传播方式,“他们把80%的上网时间放在视频上,而韦斯不过是换一种方式讲故事”。
韦斯制作的原创视频内容涵盖时尚、音乐、旅行、科技等。近年来,它越来越多地推出新闻故事,用一种它所标榜的“创新、独特、美妙”的方式讲述年轻人眼中的世界。
史密斯热衷“沉浸式新闻”。如2009年,他在韦斯推出的视频报道《韦斯旅行指南之利比亚》中,与臭名昭著的利比亚“光屁股将军”、食人军阀约书亚·布拉伊相谈甚欢,一起走访当地的穷街陋巷。没有采访式问答,没有话筒,没有化妆,没有人工打光,整个视频无限贴近真实。
韦斯偏爱吸引眼球甚至耸人听闻的话题。比如“美国砸1000亿美元重建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阿富汗”、“格陵兰冰原正在融化,全球最大的100座城市中有80座将被淹没”、“里约热内卢异常危险,警察的直升机不敢从上空飞过,因为担心被射下来”……
2012年,美国软件大亨麦克菲因涉嫌杀害邻居逃亡。就在其他媒体捕捉麦克菲踪影无果时,韦斯突然刊出一张旗下记者与麦克菲的合影,并打出“傻瓜,我们正和约翰·麦克菲在一起呢”这样挑衅的标题。
最新一则令韦斯名声大振的报道是去年年初,美国篮球明星罗德曼访问朝鲜,韦斯摄制小组跟随“哈林”花式篮球队进入朝鲜,全程记录罗德曼行程,视频点击率过百万。
史密斯经常亲自出镜,几乎成了韦斯的“形象大使”。他语言率性,脏话连篇,声称“是给受众逼的”。他说:“我们的主体受众是年轻人,愤怒、叛逆,不喜欢也不信任主流媒体那一套东西。”他希望把韦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网络媒体,为“愤青”代言。
叫板主流媒体
韦斯偏激、主观和夸张的报道路线遭到主流媒体围攻。《纽约时报》资深媒体评论员卡尔批评说,韦斯的风格堪称“驴唇不对马嘴”。美国电视界老一代权威拉瑟认为,韦斯“不是在做新闻,更像是瞎胡闹”。
对此,史密斯不屑一顾,认为那恰恰显示了主流媒体对韦斯蒸蒸日上势头的不安和嫉妒。他说:“主流媒体每骂我们一次,我们的追随者就增加1000万。”
他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全球电视新闻机构的传统势力开战。在他眼里,“CNN太糟了”,但凡它能把有关全球冲突的热点问题报道得稍微好一点,韦斯就只能讲讲“可卡因和超模的故事了”。连对自己的生意伙伴福克斯新闻网,他也不留情:“我喜欢福克斯新闻网,因为它是如此糟糕。我反对福克斯,只要它在那儿,我就高兴,因为我有了一个扔木棍的对象。”福克斯电视频道宣称自己的报道“公正、平衡”,史密斯却不以为然:“我根本就不认为那是新闻。那是社论。”
他说,批评越猛烈,证明韦斯的影响力越大。“我们赢得了17年的赞许,而过去3年,我们开始成为众矢之的。”他说,“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当你是小弟时,所有人都爱你;可一旦你开始分食他们的午餐,就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