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菜花金黄,“清明螺蛳,赛过肥鹅”,是吃螺蛳的好辰光。
螺肉十分鲜美,十分可口。近来菜场里只售三元一斤的螺蛳,是一道既经济又实惠的乡土美食。
想当年菜场里什么都要凭证供应时,就这个螺蛳却不要凭证的,但在菜场里也很少见到。要想过过吮吮螺蛳瘾的话,那时还是“少年不知愁”的我,往往会同弄堂里的小伙伴,去浦东小河浜里摸螺蛳。
自己摸来的螺蛳那可都是新鲜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母亲去操劳了。母亲先把螺蛳在清水里洗干净,把螺蛳壳外的淤泥去除,然后,养在清水里,滴上几滴油。那螺蛳就会慢慢地活动那层“硬膜”,把壳内的淤泥一点一点地吐出来,一般总要在水里浸个一天、二天的。取出来以后再清洗,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老虎钳把螺蛳的尾部剪掉,这工作往往都是我干的。如果不把尾部剪掉,那是吮不出螺蛳肉的。那只能用牙签挑着吃,就体会不到吮螺蛳的趣味了。
在剪螺蛳尾部时,需要一只只过手,对还没有浸透干净、清洗干净的再仔细地清理一下。这才可以下锅烧了。
母亲一般都会放少量油,她说螺蛳汤也是很好喝的,吃完了螺蛳,这个汤还能用来下面吃。
油热了以后,先放入生姜去腥味,再放入螺蛳,爆出一阵阵香味,接着放水煮熟。恐怕螺蛳内有病菌,往往锅内水量淹过螺,小葱打结葱结入锅,大火煮开锅后淋入料酒,转小火焖煮20分钟左右。
有的时候,母亲在放入螺蛳前,还会放入干辣椒。那时怕我们年纪小,不能吃辣,也就不放了。在起锅前,母亲再放入一些白糖“吊”鲜味,放些“鲜酱油”(就是如今的生抽酱油),在起锅前再放入一些味精。
母亲那时还会一个绝技,那就是螺蛳肉拌马兰头,味道真是好极了。做这个菜时,螺蛳就用不着过油了,加了生姜和料酒烧熟。然后,用牙签(那时用大头针),把螺蛳肉一只只挑出来,然后,再把螺蛳肉像斩肉酱似的,切得很碎;马兰头摘去老叶,洗干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在没有螺蛳肉时,一般都是用豆腐干来拌的,也是一只不错的冷拌菜。那时,母亲就用螺蛳肉来拌马兰头,真是别有风味。最后放入味精、香麻油。
如今母亲不在了,于是在清明祭母时,我也会烧些螺蛳的菜肴,算是家宴吧!同时也向儿孙们讲起了母亲的往事,看着儿孙们吮着螺蛳,天伦之乐,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