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公开信息中,一类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数据,例如净利润,这个指标不仅投资机构很关注,上市公司自己的管理层也很关注,因此会出现很多围绕净利润做文章的“包装”,导致利用这类“大众情人”选股效果相当有限,另一类指标是大家关注集中度不高,但是比较有效果的指标,且需要动手计算一下的,比如大部分同比、环比类的指标,从笔者长期的实践来看,这类指标有效程度反而较好。
笔者做了一个利用公开信息的选股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回测检验:公司盈利预测大幅上升;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上升30%以上;股东人数同比下降。
新东风网选股系统的回测数据表明,一年以来,满足上述条件的94家公司平均上涨19.7%,同期上证指数跌10.8%,两年以来,满足上述条件的57家公司,平均上涨55%,而上证指数下跌12.4%。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公开数据不仅有效,而且随时间推移,更显对股价的支撑作用。
从上面的定量数据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只要稍微花点时间统计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就能发掘出值得中长期关注的好公司。有了这样的方法,在投资过程成功的概率就会增大许多,而且不需要到处打探所谓的“消息”。随着证监会的大数据监管措施以及严管各类机构操纵市场及老鼠仓行为,市场必然越来越净化,违法成本越来越高,必然导致公开信息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开信息的效用及投资技巧,笔者将以上述投资策略精选最新的股票池为例,于本周六下午1:30在曹杨路500号12楼举办公益沙龙,欢迎参加。 毛羽 柯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