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情况怎么样呢?近日,记者走进这两个单位,近距离看分明。
正面典型 5时“还能办”
这天上午,工商金山分局的注册大厅里,来办事的人不少,秩序不错。工商金山分局局长金关明介绍说,国家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注册科的咨询、受理业务量较之前翻了一番,延时下班成了常事。
本来按规定,注册大厅下午4时45分就停止取号了。但在注册科宋晓培印象中,因下午5时急匆匆前来办事的人而晚下班的情况,随便就能想起几件。“比如说上周四,本地一家企业的三四个浙江股东,从宁波赶来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到这里已经5时了。”结果,那天的手续一直办到6时多。而工作人员还要整理当天的资料,忙到八九点钟不稀奇。
办事人要填写不少表格,注册科沈燕金忙着辅导他们怎样填表。他告诉记者一个细节:由于填表的地方紧靠窗口,为防止白天填表人眼睛在强光下吃不消,工商部门还专门给这里的玻璃窗贴了膜。
反面典型 午休“门外站”
卫零路上的金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在这次简报里成了反面典型。简报里这样描述:4月4日中午12时45分,一扇紧闭的大门外,10多人挤在门口,30多人站在离门不远的树荫下,一个个满脸焦躁,时不时爆出几句粗口,却又无可奈何。终于挨到了1时,电动卷帘门缓缓开启,心急的人们猫着腰一窝蜂地涌进去,现场一片混乱……
“我们也曾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突然被作为反面典型通报,最初的确有少数干部职工想不通、不服气。”金山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士杰坦言,“但在后续整改过程中,大家逐步统一了思想,意识到过去仅把改作风‘停留在了嘴上,贴在了墙上’。”
记者在交易中心看到,靠近正门的区域设置了休息区,添置了自助查询设备、报刊杂志、饮用水。目前,房地产登记簿查询、协助执行、密码挂失业务等已从四楼移至底楼大厅窗口。在距受理窗口5米处设置了一间复印间,提供复印服务。
改变作风 只有进行时
据悉,工商金山分局注册大厅正通过建立特殊事项窗口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完善“一窗式”受理工作模式、推进网上并联审批等途径,进一步促进工商登记注册的便捷高效。
曾被批评的金山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也闻过而改,眼下正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积极推进住宅小区电瓶车集中充电设施改造,为老旧小区安装楼梯扶手,开展住宅小区积水专项整改和建章立制,规范住宅小区物业承接查验制度等。
记者了解到,全市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注重“送上门”的意见,注重从群众来信来访中找问题,从热线电话中找问题,从媒体监督中找问题,努力实现“零距离”服务。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