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吴侬软语酥人,别有一番风韵在。盛夏里在这样的古镇走走,穿行于大户人家的旧居,喝喝茶、看看戏、聊聊天,让时间的钟摆停一停,好好享受一下古镇人的慢生活。
江南古镇虽多,但要找一座够“古”而又没开发过度的古镇不易。兜兜转转间,在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处发现了“荡口”,这是一个千年古镇,保存有一片明清古居,且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水,如从古画里走出的村庄,着时让人惊艳。
荡口,古名丁舍和丁村,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湖西荡口而得名。除鹅湖外这里还有南青荡、苏舍荡、蔡湾荡、白米荡、嘉菱荡等,河道纵横、湖荡密布,为一片锦绣鱼米之乡,所以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说,是无锡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湖荡多,桥也多,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明清古建筑多集中在义盛河两岸,古老宅第,让人有穿越感;特别是华氏建筑群,有华蘅芳故居、华世芳故居、华氏老义庄、华氏始迁祖祠等,其中的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存续时间最长的义庄之一。此华氏建筑,清乾隆七年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创建,受到乾隆皇帝嘉奖,后华氏子孙陆续修扩建。现存房屋四进,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隔河照壁、码头及场地、八字照墙、门厅、轿厅、正厅(诒谷堂)和后厅;西路由北往南是仓廒、西花园和典当行。华氏是当地最大的族,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孝义之风盛行。这里的三公祠、关帝届也值得拜访,从中能窥见当地古老的道德规则。植福寺戏楼,曾上演过无数才子佳人戏,热闹红火,也是那个时代人的才子佳人梦。
荡口古时还是一处繁华的区域水码头——注入鹅湖的伯渎河西通京杭大运河,作为清水通道的望虞河穿鹅湖而过,北接长江,南贯太湖,商业发达,这里有会通馆、亨得利钟表馆、蔡鸿生洋房、中共中山中学旧址,钱穆、华君武、王莘等名人都在此居住过。沿河,处处有古驳岸、古码头,坐船沿河划去,顺着时间的河,你仿佛能“看”到古时“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场景。
旅游提示
交通:沪宁高速公路、锡太一级公路、锡张高速公路道口紧临荡口。无锡火车站前客运中心有多班中巴到荡口;苏州火车站每日上午9:30、下午3:00有两班车直达荡口。
住宿:可住无锡,市内有高中档酒店及经济实惠的客栈。
美食:鱼米之乡的荡口盛产稻米、桑麻、银鱼、菱芡等农副产品,其中鲢鳙鱼很有名;这里还种植葡萄、水蜜桃,你有的是口福。另荡口走油肉相当好吃,经过油锅一走,配以独家料,吃起来肥而不腻,口感极佳。
景点介绍:会通馆:明代藏书家、刻书家、铜活字印刷家华燧(1439-1513)的读书室及印书工场,始建明弘治年间。馆内分“印刷起源”“活字印刷”“现代印刷”“荡口现代印刷”“彩印精品”五个部分,同时展示了华燧生平事迹和印刷成果。关帝庙:原名义盛庵,由举人华祖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随后更名为汉寿亭侯庙(即关帝庙)。上世纪八十年代毁于火,现复建,庙内设伽蓝殿和三圣殿。亨得利钟表馆:馆内陈列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制造的各种座钟、机座、闹钟、弦线钟、挂钟、摆钟、老式手摇唱机、老式收音机、老式电风扇、老式眼镜等展品1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