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为规范出租车市场,避免广受诟病的种种违规现象,出租车电调系统已经升级,打车软件开发成功,出租车司机缩短了待运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率,减少了空跑里程,本是互惠共赢的好事。然而,不少司机抱怨:这样一来,我们起得比鸡更早,睡得比猫更晚,疲劳驾车,争分夺秒,实在太辛苦!
眼下,出租车行业疲劳驾车现象仍然存在。过去,出租车公司执行8小时工作制,翻三班。然而,交接班需要加油、擦车,都很费时。为了赢取这点时间,如今各出租车公司普遍改为每人每天工作16小时,做一休一。生意好时,司机们一茬接着一茬地开,食无定点,溺无定所,连打个盹儿都不舍得。为了多挣钱,经常工作到午夜才收工,连续工作24小时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有些人甚至最终倒在了方向盘上,令人扼腕!
交通法规定,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记12分。不过,此条例针对的是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和危险物品运输车辆,未涉及小型出租车,交通部门对此的管控存在盲区。在提高运营效率、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管理方可否为司机的工作时间设置一个警铃,利用电调系统或者打车软件,连续收集汽车的行驶时间,并传送到交通监管中心,便于执法部门实时履行监督职能,让司机合规行使,从根子上杜绝疲劳驾驶的现象。这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也是为了保护司机同志们的安全和健康。出台相应的法规以及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