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不少黄昏恋的故事,它让老年生活不再暮色苍茫。大多数黄昏恋看似蛮有难度,但再结良缘的并非少数。但凡情真、账清的黄昏恋,由于双方所释放的综合能量大致相当,故一般都能得到牢固的晚年幸福。
我的知青朋友淑珍,今年天命逾六,同是农场知青的先夫前二年因重病先走了一步。一年后,原本就知书达理的淑珍在女儿的支持下,决定再找个谈得拢的老伴。于是,她加入了一家颇有人气的知青网站,积极撰稿上帖,及时应对唱和,短短3个月,便成了这个知青网论坛上一颗小有名气的新星。其相貌淑慧,颇有文才,自然引起诸多单身男性知青网友的关注。
其实,去年才退休的淑珍平素与人交往就讲究礼尚往来,曾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父亲留给她的遗产是3大柜古今中外的藏书,沉浸在退休后的读书时光,她愈发感到幸福。
知青网友的线下聚会经常搞得风生水起,她也积极参与其中,结交了好几位喜欢舞文弄墨的文友。淑珍虽然长得娇小,但文友间的第一次餐聚茶饮,她都是抢着买单,气量倒不小,人缘颇好。尽管她竭力主张“AA”制,偶尔被人请了一次,她非得加倍礼还不可。
比淑珍大六岁的海刚,也是文友中很有文才的安徽知青,插队时就是当地的一支笔,颇受农村干部尊重,村头喇叭里经常有他写的通讯报道。回城后经过好一番努力,在一家国营大企业负责办一份企业报,后来还出过一本随笔散文集。3年前,妻子因一次在外地的交通事故离他而去,痛不欲生的海刚竟有过与她同去的冲动……
在与知青文友聚会的多个场合,海刚特别关注淑珍的一举一动,时间久了,愈发觉得淑珍的音容笑貌酷似前妻,率性的文人气质,使他萌动了对淑珍的爱意……
“黄昏恋”几乎没有窗纸可捅,明摆着的热切,文友们心知肚明,暗暗祝福他们早日再结良缘。
无数次旗鼓相当的坦率交流,使海刚和淑珍敲定了再次大婚的喜日。喜宴前,那帮文友帮着采购物件、选购各自的礼品,忙得不亦乐乎,真让他俩感受到了知青兄弟姐妹们大家庭般的温情。喜宴那天,一支知青丝竹乐队志愿热场,并为新婚伉俪合唱的一首《婚誓》配乐,弄得全场掌声如春雷涌动;一支女声合唱队兴奋得就像坏了开关的水龙头,一个接一个越唱越有劲……即使素来矜持的知青老板李总也情不自禁地把巴掌拍得山响。
婚宴毕,淑珍坚持要给乐队和合唱队的兄弟姐妹们付报酬,海刚也同意,倒是弄得那帮乐队、合唱队蛮尴尬。最后,淑珍执意以退回他们送的婚礼红包为酬,才遂了心愿。
婚后,淑珍与海刚约法四章:1.互不干涉各自的朋友圈;2.经济独立,生活开销“AA”制,不排除重大困难互相资助;3.管好各自子女,尽可能给予对方帮助;4.不设固定新房,两处旧房轮流各住一礼拜,既有新鲜感,也可热络双方子女的交流。
……
2年后,海刚和淑珍依然形影不离地出现在文友聚会中,旅游、K歌都兴致勃勃;最近,他俩还合作写了一本回忆知青生活的书呢。对照有些个以“黄昏恋”之名,“借”数十万钱款而纠缠不清的故事,知青文友们由衷赞叹他俩这段情真、账清的“黄昏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