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董”消防栓盼有“好归宿”
专家认为这些物品是城市历史见证的少量残留物
陈浩
■ 巨鹿路820弄(左)和延安中路1000号门口(右)的消防栓 记者 张龙 摄
  晚上好端端走在人行道上,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横在面前,差点被绊摔一跤。近日,读者张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上海展览中心外一个“古董”消防栓已不能使用,但仍旧“蹲守”原地,沦为路障。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街头类似老式消防栓不止一处。相关专家表示,残留街头的老式消防栓多数是民国和解放初之物,如何更好收容安置确实值得考虑。

  蹲守人行道上

  昨天,记者来到张先生所说的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在靠近4号门的一段人行道上,找到了这个差点绊摔张先生的“古董”消防栓。

  它坐落在铺盖整齐的地砖中,高度位于人的膝盖位置,长方立体造型,上面两端像古时书童梳的两个髻,顶端还有一个盖子。铸铁造,周身没有刻字,形状和10米开外另一个现代化的消防栓迥然而异。人行道宽约八九米,消防栓距展览中心围墙约1米处,正好“躲”在树荫下的暗影里。而这里虽然是人行道,仍有不少自行车、助动车甚至三轮车横行无忌闯入,在老式消防栓旁飞驰而过,的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把守小区门外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王毅告诉记者,其实在上海街头类似的“古董”消防栓不止一处。昨天下午,在王老师的带路下,记者还走访了另3处地方。

  巨鹿路820弄景华新邨小区门口的转角,也坐落着一个形式古朴的消防栓,它高度约50厘米,顶端两头有两个管状弯头,铸铁材质,灰头土脸,根据一旁“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介绍,景华新邨是老上海地产商周湘云于1937年在周家花园划出一部分建造的,该消防栓估计也是那时建的。

  复兴中路587弄门口,也有一个形状更加奇怪的消防栓,它像木偶戏中的木头人,头部是一个半圆形的帽子,有一圆形孔洞,类似人类面孔的五官的抽象集合,帽子可以拎起,沉甸甸的,可以看到里面的结构。上面有“CMF”“PUMPING CONNECTION”刻字,王毅说,这分别是上海法租界的英文缩写,和“水泵连接器”的意思。

  此外在外滩6号原中国通商银行大厦外的人行道上,也有一个消防栓,它黑沉光亮,又是另一种风格,较前几个低矮粗壮,乍一看就是一个“铁疙瘩”,形状像个打火机,旁边还残留着铁链。每日外滩人来人往,宽阔干净的人行道上突然矗立着这么一个东西,不免有点突兀。

  安置何去何从

  王毅告诉记者,这些老式消防栓早就不再承担灭火任务,地下也没有水管网络,如今只有“少量残留”。“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它们,已属幸运。”这些早就失去使用价值的古董消防栓任其竖在街头风吹雨打合适吗?王毅呼吁,“古董”消防栓虽然已不能使用,但每一个都像历史纪念碑,是城市建筑进程中的文物,不能让它们缺少管理,成为“路障”或者“垃圾桶”,应该收存进博物馆,对此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欢迎这样的藏品。

  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薛理勇告诉记者,残留街头的老式消防栓很多是民国和解放初之物,具体数量未听闻有统计,但肯定总数不多。他也认为,这些消防栓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如何对待值得思量。“不能单纯用文物价值来衡量,关键是保护的态度。”如果老式消防栓影响城市建设和通行,可以移位,也可以由市政、路政、公安、消防等博物馆收存;不影响的,可以就地进行保护性安置。“它本身就是一种城市景观。欧洲的城市一般都采取类似的方法予以保护。” 本报记者 陈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申城社区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广告
“古董”消防栓盼有“好归宿”
面包车倒车碾死二龄童
两女子遭车祸 一人死一人伤
公交线路存盲点 居民出行不方便
渔船触堤沉没 11名船员获救
小萱萱术后感染病情危急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0“古董”消防栓盼有“好归宿” 2014-10-10 2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