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快
近年来,中国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13年全国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二审案件已超过11万件,成为全球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
2013年12月,最高法院批复同意在上海成立“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并明确此举旨在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经验丰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畅通交流渠道,拓宽交流领域,丰富交流内容,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坚持中国特色,贡献中国经验,有效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首选上海的理由
记者了解到,知识产权工作在上海一直备受关注。2012年,上海颁布了《上海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未来10年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上海高院先后接待的曾任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首席法官雷德、美国知识产权人协会代表团、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知识产权法官罗宾·雅各布爵士、韩国专利审判院院长李在薰等国际知名人士,均对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一些在国际上属于前沿领域的新类型知产案件,以及与其他国家法院、司法机构受理案件存在关联的知产案件已经越来越多。
全力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此次成立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重在打造“适应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需要的平台”。基地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最高法院和上海高院相关领导担任,主要负责协调、指导基地开展重大国际交流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报审批立项等工作。
成立后的基地将紧紧围绕法院的中心工作和外事工作总体规划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充分发挥“平台效应”,整合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知识产权司法交流的广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