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折翼天使重新打开希望之门
——记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易蓉
■ 谢小双和孩子们在一起 资料照片
  中国梦·申城美

  他们大多来自单亲家庭,有的父母甚至因违法而身陷牢狱;他们从小缺少健康关爱,抽烟、打架、小偷小摸并不稀奇;他们是大多数人眼中无可救药的小恶魔,可唯有在他眼中,这些孩子只是暂时迷路的折翼天使。6年来,上海市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谢小双用心育人,将无数迷途中的孩子引入正轨,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了希望的大门。谢小双荣获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第四届感动上海十大人物。

  解开沉重枷锁

  辛灵中学是一所招收不良行为学生的工读学校,因管理不善,学校曾陷入学生自杀事件而萎靡不振,校舍乱七八糟……2008年,谢小双来到辛灵中学入职时,面对他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最大的冲击还不是这些混乱的场面,当时为了管理学生,学校到处是铁栏杆,一把把大锁似乎象征着不可逾越的权威。栏杆、枷锁好像锁在他的心头,沉甸甸的,“这哪里还有学校的样子?这根本不是学校,更像监狱!”本来就是成长经历坎坷的孩子们,若再不给与他们基本的尊重,让他们敞开心扉,接受学校、社会,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于是谢小双拆除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枷锁,也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打开了一个通道口。

  一个都不放弃

  63%的学生来自离异、单亲或重组家庭,三分之一来自低保家庭,埋怨命运的不公,有的孩子自暴自弃。但谢小双知道,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灵都遭受过伤害,他们的经历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令他看到,这里的教育一定要“走心”。“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各有不同。对辛灵中学而言,招收的学生也许有着行为偏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学生更需要通过教育的温暖抚慰曾受伤的心灵,更需要特别的引导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他说。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放弃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老师”,以身作则唤醒教师们的良知,走进学生的心灵。然而,要走近这些折翼天使受伤的心灵并不容易。谢小双对老师们说,要从“教师爱学生”变成“学生爱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老师才会真心听老师的话。

  这一变化的背后,老师们要付出许多心血。“要管得住这些孩子,要先和他们交朋友,其实他们也很简单,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好。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每天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辛灵中学的青年教师章哲,深深感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

  和孩子谈谈心事,到学生家里去看一看,了解具体困难,也几乎是谢小双的工作常态。学生小戴常常逃学,夜不归宿。谢小双家访时发现,小戴来自单亲家庭,家徒四壁,生活贫困,母亲无力管教女儿。“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拉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回头。”为了让小戴尽快走上正路,谢小双每周一亲自把她接回学校。渐渐地,小戴逐渐养成习惯,开始适应并喜欢上学校,中考时,她考上了心仪的高中。毕业那天,小戴深深地给谢校长鞠了一躬。

  先育人后教书

  “学生是一条生命,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是一本教科书,我们应该读懂;学生是一张白纸,我们应该描绘;学生是一片绿叶,我们应该呵护;学生是一朵彩云,我们应该欣赏”,这是辛灵中学的育人观。没有完整的家庭成长环境,刚入学的学生毫无习惯、规则可言,谢小双认为那就要从规则、纪律开始,先教如何做人再学知识。

  “其实我们的教育似乎有些偏差。老师总是看到成绩好的学生就两眼发亮光,看到小麻烦的学生就眼冒绿光。但教书育人,育人才是首要,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嫌弃他们。”谢小双说。

  谢小双发现绝大多数工读生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力通常只能持续7分钟。他就和老师们一起研究,一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设计了“7分钟教学法”“一分钟奖励提高兴趣法”等。这些方法将教学难点拆分成不同主题,通过张弛有度的弹性化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学会了自主学习。

  此外,谢小双还提出了要“用适合工读学生的课程办工读学生喜欢的学校”。几年里,开设了机器人、手工制作、剪纸书法、手工制皂等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带动成绩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学习接触到不同职业技能。一旦学会,对他们来说也是掌握了一项技能。

  拓展课下课,孩子们整齐地排着队跟着老师放学,走廊上遇到其他老师都会笑呵呵地大声问好,很难想象6年前的情景是如此不同。今天的辛灵中学已经一跃成为同领域学校中的佼佼者,这里的学生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中考100%合格率。这个奇迹让那些曾经迟疑、徘徊的孩子,重新回到跑道,在人生的方向上起跑。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艺评论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上海新城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爱
   第A33版:专版
   第A34版: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6版:健体/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40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A41版:广告
   第A42版:民生上海·选票
   第A43版:民生上海·选票
   第A4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普达人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为折翼天使重新打开希望之门
观光车 游临港
13号线大渡河路站周六迎客
“最满意公厕”“最美保洁员” 市民今起可投票评选
普陀菜场升级:买菜停车不再难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3为折翼天使重新打开希望之门 2014-10-29 2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