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学会(ACS)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学组织,“化学嘉年华”起源于美国,旨在提升当地社区民众对化学的了解,及告知化学在他们生活中的价值和影响。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姚子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们讲述了生活中的化学故事。志愿者们设计了12个有趣的“萌版”小实验和弟弟妹妹们现场互动,拉近科学和中小学生的距离。
为了讲清楚水分子表面张力的问题,大二女生纪广慧除了在硬币上滴水演示外,还手绘了多幅科学漫画,演示水分子“相爱”“相斥”的过程。“聚丙烯酸钠”听上去很拗口,研究生院的志愿者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白胖子”,买不到原料,他们就从超市买来婴儿纸尿裤,把“白胖子”从里面请出来,表演“喝水”的本领。网上流传可乐加上“曼妥思”糖会引发剧烈喷泉,志愿者们请同学们用软糖、棉花糖、曼妥思分别来试试,看看网传是真是假,让弟弟妹妹们明白,科学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动手试过才能探究真相。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