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绽放真情之花
其实,作文竞赛举办的初衷不是为了比较作文的高下,分个一二三或三六九等,而是给你一个展示的机会,展示出你对这个世界所怀的情感、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对文字的把控能力,终极目标是提高你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能力。
说到底,作文与奖项无关,文学与奖项无关,所有的艺术都与奖项无关,因为奖项只是一种外在赋予的形式,跟人(作者)的内心并无关联。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爱写文章的同学,应怀抱着对文字本身的热爱与敬意去参赛,去用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用文字让心中那朵充盈着情感与智慧的“花”灿然绽放。至于事后的种种,应有笑看花开花落、坐观云卷云舒的心态,事实证明,心下越澄净,回馈你的也就越多。
让花儿开得更美一些
艺术不排斥技巧,写作也不例外,作品毕竟是给人看的。既然我们让心要开出真情之花,那何不精心培育出一朵耐看又芬芳怡人的花呢?依我看来,好的文章或者说比较容易受人青睐的文章一般有这三个要素——有思想、有文采、有结构。
这里说的“有思想”,肯定是比一般层面要高出一点的。我们可以具体到两个点,一个是有新意,一个是有深意,这体现在写作时的定主题与选材上。元代学者戴师初有一句关于写作的名言:“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要与他人不雷同不“撞衫”,脱颖而出,鹤立鸡群,那就应深入开拓题目,主题想得深远一点,内容或角度独特一点,尽量向“独树一帜”靠拢一点(但切忌盲目地写些“奇谈高论”)。同题作文更是看谁能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阅卷老师青睐的是你灵光乍现的独特视角和智慧火花迸闪的深邃眼光,因为这些是最有力的,也是最动人的。
诚然,这要求写作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这些能力怎么来,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的,多阅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仍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其次,好的思想还要有好的语言来表达。作为一个学生,写的文章有没有文采,仍是评价一篇作文的指标之一。你去看鲁迅的《朝花夕拾》抑或萧红的《呼兰河传》,无不充满了灵动细腻的笔触。文采并不是指花哨词藻的胡乱堆积,应真正是为了抒写心灵而恰到好处的描绘,所以说,描写、修辞等“童子功”很重要,先念好“离离草上原”,再去学另类的“她的脸长得很爱情”。你也知道,达·芬奇是从画鸡蛋开始学画的。当然竞赛作文的语言,最好能有一点自己的特色,或有古文的底子,或幽默,或如诗如画,拿出你拿手的即可。
再者,写文章如同建造或装修房屋,讲究结构布局。电影中的蒙太奇排列不同,会创造出天差地别的不同情节,好看与否,也即在此。试想,一位阅卷老师要阅几百份作文,如果文章结构章法有致,结构鲜明、技巧连连,那自然就会占不少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开头与结尾写得好,吸引人或画龙点睛或令人回味,也是很讨巧的。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总之,好的布局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让层次更鲜明,让主题更突出。
当然,写作的技巧数不胜数,我这里也不去说什么“学技巧是为了无技巧”这种话,但我以为以上两点是写好所有作文(不仅仅是竞赛作文)的基本要诀。
宁浩的《心花路放》与韩寒的《后会无期》,就像同一话题“‘小人物’的糟心之旅”的两篇作文,有不同的主题、文采与结构,但各有各精彩,也都拥有了无数的观众,那么,年少气盛的你,何不也英姿勃发地登上作文赛场,用笔来秀出你那支充满独特气息的“心花”呢?
大同初级中学 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