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2)
陈锡喜 张曦 丁晓萍 汪雨申 黄庆桥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打“老虎”,拍“苍蝇”

  ——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老虎是人见人怕的凶猛野兽,苍蝇是人见人恨的讨嫌害虫。这里,“老虎”、“苍蝇”比喻的是腐败分子:“老虎”是指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及其相关的大案要案;“苍蝇”是指职位不是很高的腐败分子,他们小腐巨贪、吃拿卡要、徇私枉法,老百姓也深恶痛绝。

  前几年,坊间曾有传言或担忧,反腐败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因为中国自古就有“老虎屁股摸不得”的说法。针对百姓的这一担忧,习近平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查处腐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中国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高层、实权部门的贪污受贿,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社会影响恶劣。如果不打“老虎”,上行下效,“苍蝇”就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国将不国。

  因此,惩治腐败,首当其冲就是要打“老虎”。另外也应该看到,普通民众平时感受到的,往往是整天在身边“嗡嗡”飞的“苍蝇”,他们的贪腐大都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挪用救灾款,私吞征地补偿款,以及克扣教育经费、农民工工资和给各类弱势群体的补助款,还有司法不公等,性质极其恶劣,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如果听之任之,必将与“老虎”一样,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稳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在惩治腐败问题上的辩证法。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落实情况。习近平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人眼前一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密度之大、力度之强,给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从立案审查周永康,依法处理薄熙来、徐才厚,到刘志军、蒋洁敏等省部级高官的落马,“老虎”纷纷现形,让人拍手称快。据统计,自2012年底至2014年7月,有40多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处理,各地区、各部门处理的“苍蝇”级别的腐败分子,更是难以计数,以至境外媒体都惊呼共产党反腐是“玩真的了”。

  当然,反腐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反腐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吏治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非哪一国、哪一政党所独有,古今中外一直存在。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勇于发现自身肌体上的毒瘤并坚决清除掉;而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动真格地既打“老虎”、又拍“苍蝇”,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自信和魄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当前腐败滋生和蔓延的条件依然存在,腐败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我们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

  习近平巧妙地借用“老虎”、“苍蝇”做比喻,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起到了震慑作用,又深入民心;既是政治宣言,又是庄严承诺;既意蕴深远,又指向明确。可谓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的讲话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支撑与转化

  早在2006年,习近平在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就深刻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又在多个场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比喻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转化的。

  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从干部到群众,都认识到建设“金山银山”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贫穷落后的面貌无法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办法改善。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很多地方老百姓的收入还处在贫困线以下,城乡发展差距也很大。当前,尽管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的中列。目前,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诸如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需要物质基础,需要资金投入。因此,我们需要“金山银山”。

  搞建设、促发展是重要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信奉“先生产、后治理”的逻辑,有的甚至不顾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索性搞“竭泽而渔”,“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它所付出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的代价,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自然界的能源生成以及环境的自我净化,都有自己的规律,要强行打破这些规律,造成不可逆的局面,“再治理”就来不及了。我们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就要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离不开绿水青山。

  现今,中国的PM2.5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环境危机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绝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也绝不是“暗无天日”、没有新鲜空气呼吸、没有干净水可以饮用的现代化。

  面对“绿水青山”遭到的现实威胁,治理和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需要集体反思的是,如何使政府在宏观层面的工作,与我们每个人在微观层面的行动实现良性的互动。同时,我们还须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困扰着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当时也面临污水横流、雾霾满天的尴尬,伦敦不就因此得了个“雾都”的外号吗?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雾霾出现,到1970 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经历了20 多年;英国伦敦在雾霾下反思纠错,也经历了20多年的努力才“重见天日”。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的坚定决心和持久耐心。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本来就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根本来说,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更重要的是,不能路走得很快,但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幸福感角度看,绿水青山本来就是金山银山。正如习近平所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常青树就是摇钱树,常绿水就是发财水”。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完全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人欣慰的是,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已在很多地方成功实践。

  摘自《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陈锡喜 主编 张曦 主审 丁晓萍 汪雨申 黄庆桥 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艺评论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阅读/连载
   第A40版:阳光天地(169期)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2)
神探
矢车菊色的心情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9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2) 2014-11-26 2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