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一部电影会因某些特别元素,让你记住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弗兰克》来说,令人过目不忘的是摇滚乐队主唱弗兰克的头套——木制的大头娃娃:硕大的眼睛、细眉、挺鼻、大耳、微微分开的嘴唇……更叫人惊奇的是,整部电影,这个头套几乎伴随着弗兰克始终。他为什么戴着头套?他会脱下他的头套吗?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
这是一部古怪的英国电影,讲述独立乐队的故事:一群人在戴头套的弗兰克带领下,躲在郊外森林小屋近一年,排演录歌。在一个音乐节上,一个变故,打乱了所有一切……这是一部喜剧,有点无厘头,有点疯癫。很少有这样一种电影,一开始看得我们开怀大笑,到后来,心情变得沉重,以致看完电影后还要悲伤很久。严格地说,这类悲剧意味大于喜剧色彩的电影,它不会过于轻松,它还要我们探索悲伤后面的深奥话题和人生意义。
这部电影的主角其实是乔恩,一个有着稳定工作的白领。他喜欢音乐,喜欢写歌,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希望成为摇滚巨星。这让我想起我们的现实,在一些电视选秀节目中,我总会看到很多像乔恩一样的年轻人,他们不屑安定的生活,组乐队、编曲子、写歌词,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唱出心中的旋律,在咖啡馆、在街头、在露天广场……电影里乔恩偶然发现了一个乐队,辞去工作,成为他们中间的一个键盘手,他以为自己很有才华,在乐队主唱、天才音乐人弗兰克的带领下,他以为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事实远非如此。
《弗兰克》有这样两条线引领我们走向故事结局,一条是乔恩对自我的探索,另一条是乔恩对弗兰克的探索。导演莱尼·亚伯拉罕森说:“影片就是乔恩慢慢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具有音乐才华的旅程。”又说:“乔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索那个头套上了,基本上是为了理解弗兰克音乐灵感的来源,说得更透彻一点,就是想知道,他到底是谁。”乔恩自以为是,颇具野心,甚至偷拍乐队视频传于网上以博出名,但在音乐节上的失败,还是表明他缺乏音乐天分。他对弗兰克真面目的探寻,到最后甚至试图强行揭开弗兰克的头套,导致弗兰克逃离出走。弗兰克时时刻刻,连吃饭、睡觉都不离身的头套碎成一地的场景,是这部电影最令人心碎的场景之一。
弗兰克是乐队的主心骨。他有一副好嗓子;他会挖掘乐队成员的音乐潜能,让他们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他创造了一整套全新的音乐系统;他制造了自己的音乐设备;他能从一切事物上找到灵感;他还要求成员进行有强度的身体锻炼……他做这一切的时候,都戴着他滑稽可笑的头套。乔恩问弗兰克为什么戴头套,弗兰克说:“你觉得这很奇怪?普通的脸也很奇怪,一开始它很光滑,然后全是褶皱,坑坑洼洼。”普通的脸会变,那张木头脸却恒定不变,但在不变的脸上,我们分明看见了丰富的内容:善良、忧伤、害羞、躲闪、忧郁、想象力、灵气……这全拜扮演弗兰克的演员迈克尔·法斯宾德所赐。法斯宾德曾在《为奴十二年》《X战警》《饥饿》《简·爱》中扮演角色。他说:“我很喜欢演喜剧,《弗兰克》是最完美的一部。”戴着表情永远不变的头套,法斯宾德用言语说出表情,用歌声唱出表情,用身体表现表情,那张卡通脸,焕发出了最灿烂、最迷人的光芒。最后,弗兰克“庐山真面目”终于呈现,但谁会忘记那个戴着头套、有着痛苦经历、是天才又是疯子的弗兰克呢?
《弗兰克》是一个童话,它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而这个现实世界又不同于真实存在——它荒诞却不荒谬,虚幻却不虚无,这是现实的另一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