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海路“灯光隧道”
杨济诗
  杨济诗

  消逝的淮海路“灯光隧道”,曾是淮海路夜灯光的标志,至今还是影视中表现上海城市大变迁的标志背景。

  天街夜织水晶链,连枝满结黄金穗,1976年国庆前,著名建筑师邢同和就设计了淮海路拱形的跨街灯弧,42座由毛竹子做成的跨街拱架,上面缠绕着各种霓虹灯光,作为节庆街市灯饰。1994年,淮海路改造之际,卢湾区政府投资撤下毛竹,换上不锈钢,并用定时钟来控制灯光。当年的南市、徐汇区也纷纷参与投资,“灯光隧道”就此渐成规模,1999年被市民评为“上海十佳夜景”之一。

  2001年,淮海中路东段18座跨街灯因式样陈旧、构架老套被全部淘汰。而1.1公里的西段剩下的24座跨街灯风光犹存,每隔40米就有一个,最宽的有14米,窄的也有8米。2001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APEC会议召开前,对这24个跨街灯饰实施全面整修,从里到外融入了大量高科技元素。新的灯光工程完全听电脑的“使唤”,单杆加群杆控制的“双保险”确保每晚定时点亮所有的彩灯、霓虹灯和广告灯箱。这些灯均设置双重隔离的供电方式,即使雷击都可安然无恙。

  2007年“灯光隧道”在节能减排中用5000支3W节能灯替换了原先的40W白炽灯,可以节电60%,年节电可达20余万度。到了2008年12月,终因为其式样逐渐陈旧落伍,且遮挡住淮海路的天空光线,容易给人产生压抑之感,而全线隐退。

  如今“灯光隧道”消逝,但灯座还在,变身为街市广告屏,成为承前启后、富有创意、留下回味的生命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首个国家宪法日
   第A05版:首个国家宪法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专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晚报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戴头套的音乐人
翠湖诗韵
淮海路“灯光隧道”
三代交中情
田园风光(油画)
轮椅上的精神家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淮海路“灯光隧道” 2014-12-04 2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