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来临。随之而来的是感冒高发。感冒到底是怎么回事?感冒后应该怎么办?美国最新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份《感冒白皮书》,为我们揭露了有关感冒的三个“一”真相。第一个“一”: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综合征”,有超过100种以上的病毒可能诱发感冒;第二个“一”: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不论服药与否;第三个“一”:感冒的起点,应该是出现症状的一天前,此时病毒已经在你的体内驻扎。
更确切地说,感冒病毒会在体内潜伏18-48个小时,然后突然爆发。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包括咽喉肿痛、打喷嚏、鼻塞流涕、身体疲倦。在英文中,由于“感冒”和“寒冷”为同一词,很多人都觉得感冒是“冻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不管你是衣服穿得太少、光脚走在地上还是头发没吹干就出门,这些都不会导致你感冒,但是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但相比之下,干燥更容易带来感冒,因为身体黏膜的抗病毒能力会因为缺水而下降。
感冒攻击每个人的次数也不一样。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儿童每年会感冒8-10次,上学的孩子会达到12次之多,因为孩子之间的接触更亲密,病毒传播的几率大。相对来说,成人们每年得感冒2-4次,女性多于男性,30岁左右的女性最易中招,因为她们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年过60以后,感冒次数会减少,平均每年1次。
《感冒白皮书》同时指出,很多人并不知道,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你感觉好受点、休息好点,但并不能缩短病程。有些人会服用抗生素,其实抗生素根本不能消灭病毒,胡乱吃药可能会加重病情。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1.保证休息和睡眠。感冒后,最好给自己找张舒适点的床躺下来。不要想着去上班,也不要强忍着出去聚会、玩乐或者运动。《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表明,睡眠不足7小时,感冒几率增加3倍。因此,感冒后一定要保证睡眠时间,一般按照次日醒来的个人感觉为准,如果感觉精力充沛、头脑清醒,说明休息得比较理想。
2.补点维生素C。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提高机体功能酶的活性。对于防治感冒是有一定效果的。不管是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还是吃点富含维C的水果,比如枣、橙子、猕猴桃、橘子、柚子等,都能起到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3.适量多饮水(包含电解质饮料)。保证每天喝2000毫升水,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电解质饮料。注意应间断性喝水,每次不要超过300毫升。如一次大量饮水可能引起水中毒,不利于感冒的康复。
4.吃流质食物。热汤和热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几百年来都流传着鸡汤治感冒的说法,英国学者发现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鸡汤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减少咳嗽,而且热汤和热粥的蒸汽也有助于缓解鼻塞。
5.服用非处方药。布洛芬、扑热息痛或止咳糖浆等非处方药都能减轻感冒的症状。虽然这些药不能抗病毒,但能让你感觉好受些。
6.切不要非等待一周。普通感冒一般需要7天左右才会自行消失。但如果感冒后3-4天症状一直持续或急剧恶化,应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断。如果不及时治疗,原先引起感冒的病毒或者继发的细菌会向下呼吸道蔓延,发展为支气管炎甚至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