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13日通报称,4名中国游客在亚洲航空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出现不文明行为,严重扰乱航班正常秩序,并致使航班返航。国家旅游局表示,此事严重损害了国人整体形象,拟对涉事旅行社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同时,涉事游客已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的处罚,其不良行为拟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国家旅游局的从快从重处理,赢得了众多网友点赞。尽管涉事游客的说法与网络爆料尚有出入,有些旅游行业人士对“游客犯事,旅行社受罚”的结果也存有异议,但就“机闹”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来看,国家旅游局开给涉事游客和旅行社的罚单并不算重。要惩戒“机闹”责任方并威慑后来者,就必须当罚则罚。
责令涉事旅行社整改,责罚涉事游客并将其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属于照章办事。根据《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规定,旅游团领队、旅行社未履行好文明旅游引导职责,将依法受到相应处罚;同时,根据《旅游法》《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规定,涉事游客向空姐泼泡面、在飞行过程中扬言要炸飞机和自杀等过激行为,严重干扰其他旅客行程,并且涉嫌威胁航空安全,理应受罚。
在过去,职能部门处置不文明旅游行为时,对相关责任方依法惩罚的力度不够,尤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游客的责罚失之于软,客观上助长了“机闹”等事件的发生。从近几年曝光的不文明旅游事件来看,有些属于明显违背常理常情之举,还有一些则是遵守规矩就能避免的纠纷,这说明部分游客缺少文明旅游的意识。
与以往出现类似事件之后一样,不少网友也给这起纠纷贴上了“丢脸丢到国外”的标签,还有人将此事当作了“中国游客素质差”的最新例证。客观而言,将个别游客的极端行为提升到“国民素质”的高度,并不客观。毕竟,这起“机闹”纠纷仅是个案,绝大多数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时的表现,都是符合文明规范的。
但值得强调的是,国家形象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旁人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做出评价,主要依据是他们耳闻目睹的具体事件和具体个人。因此,每一个中国游客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置身于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尤其需要谨言慎行,时刻用文明和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给自己惹麻烦,也避免给国家形象抹黑。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旅游局依法依规对涉事旅行社、旅游团领队、游客进行责罚,主要目的在于强调文明旅游的规则,防范类似事件发生。如果旅行社等在每一个环节都切实担负起文明旅游引导职责如果,游客将“我为国家形象代言”的意识贯穿于整个旅程,才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让文明旅游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