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是新一轮上海援疆的对口地区,喀什二院是上海卫生援疆的重点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援疆的总体部署,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提出了力争将喀什二院打造成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南疆临床医学技术高地的战略构想。全院1000余名各族职工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鏖战,实现了医疗质量、安全及服务等方面的大幅提升,门急诊量和手术量分别以年均25%和17%的速度增长。
打造一所一院七中心
3年里,汇聚上海优势学科的喀什上海临床医学中心启动运作,从申城三甲医院中精选出实力最雄厚的科室与喀什二院一道,共同打造了具有学科优势的一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喀什地区分所)、一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喀什二院分院)、七个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喀什妇科微创与肿瘤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喀什地区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上海市消化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喀什分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喀什肿瘤中心、上海市神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喀什分中心、上海市微创医学临床中心喀什地区泌尿外科分中心、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和筛查中心喀什地区分中心),涉及11个临床科室。
留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上海在喀什二院全面实施了人才战略,包括启动与复旦大学合作的研究生培养项目,5年内培养60名临床、护理、医技、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生;启动“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优秀护理骨干”培养项目及“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上海援疆专家任导师,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带教方式,全面提升当地学员的医、教、研及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单纯由“输血”逐步向“输血”与“造血”并存、最后实现当地“造血”为主的转变。
上海卫生对口援疆,接二连三刷新了喀什乃至南疆的医疗新技术新成就。喀什二院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及开颅夹闭手术,成功开展冷凝集素综合征病人心房病损切除术,成功实施首例腰椎间盘突出显微镜下摘除术,成功实施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完成南疆首例腹膜特性检测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完成低体重儿重症法乐氏四联症手术,以及危重新生儿呼吸救治技术、单孔腹腔镜肾脏切除术、人工耳蜗植入术、人工种植牙技术等。
与此同时,新一轮上海对口援疆确定了两大任务:要提升喀什二院医疗服务水平,还要降低对口支援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的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
去年安排1.7亿元援疆
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选择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和静安区负责对口支援四个县,安排项目经费7000多万元用于购置医疗卫生设备,安装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配备5辆“流动诊所”和2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的叶城妇女儿童中心已经交付使用,莎车县疾控中心、泽普县人民医院等工程正在建设中。2014年,上海卫生援疆资金达1.7亿元。
对口四县如今已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孕产妇及儿童保健三级网络,为当地助产士、儿科医生、防疫干事、妇幼干事和村医开展业务培训1万多人次,通过发放宣传图片、宣传册和大型宣讲活动,强化当地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目前喀什四县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免费婚检稳步开展,2014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36%,住院分娩率从2012年的73.31%提高到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