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提醒:做好防潮防霉 注意食品安全
~~~专家提醒:做好防潮防霉 注意食品安全
~~~专家提醒:做好防潮防霉 注意食品安全
~~~专家提醒:做好防潮防霉 注意食品安全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今日入梅 明后天有暴雨
专家提醒:做好防潮防霉 注意食品安全
马丹
  本报讯 (记者 马丹)申城今日入梅,开启阴雨模式。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消息,目前,东亚大气环流形势已发生调整,未来一周冷暖空气将交汇于江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梅雨带基本形成,申城恰好处于雨带中。因此,6月15日成为今年的入梅日,与常年入梅时间6月17日较为接近。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今天起至本周四前,申城都有雨水相伴,较强降水集中在明后两天,过程雨量普遍可达大到暴雨,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周五随着雨带南压,天气暂时转好,但周日起,本市又将迎来一次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本周气温先降后升,周三最高气温将跌至24℃,但相对湿度明显增大,体感较闷;周四起,气温又将缓慢回升,但出现30℃以上气温的可能性较小。

  “梅雨”又称“黄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期间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仅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至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东南部地区。每当梅雨季来临,都恰好是江南梅子黄熟之时,因此而得名。不过,近几年来,上海的梅雨都呈现非典型,阴雨天数减少了,降水强度却增大了,而且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气象专家提醒,进入梅雨期后,湿度较高,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市民请注意做好防潮、防霉和食品安全等措施。

  【防霉小贴士】

  梅雨季节温暖潮湿,光照少,真菌容易滋生,常会出现黄“霉”现象,让人很是头疼,给大家准备几个小贴士:

  衣柜驱潮 潮湿的季节,市民要采取洗晒、通风、干燥、降温等措施,及时晾晒并储藏衣被物品。衣柜里可以放一些竹炭,因为竹炭具有吸潮、干燥的功能,可以吸附衣物中的异味,防止霉蛀现象。与樟脑丸相比,竹炭无毒无味,更加环保。

  黄梅天里,遇到天气晴好的时候,也要抓紧时间通风去湿。

  食物防霉 很多细菌都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才会大量繁殖,因此,食物不宜露天放置过久。大米也需要防虫,可以用干净的纱布包些花椒或者大蒜放在米缸里。

  饮食祛湿 黄梅时节,饮食要注意清淡祛暑、清热解毒,不宜过多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大购网专版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乔石同志在京逝世 享年91岁
申城今日入梅 明后天有暴雨
加强24小时值班 保全市防汛安全
广告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申城今日入梅 明后天有暴雨 2015-06-15 2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