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下来,似乎自己已不再是年轻人眼中的所谓菜鸟了。有一段时间在工作室创作都很难安心下来,其实就是怕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去点评或点赞的缘故吧。
点评、点赞,就是向朋友表示自己的存在,向朋友表示问候,有如投票器一般。尽管发微信的人不一定是写微信的,很多是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内容转发而来,愿意在朋友圈分享他的收获与观点。点赞给人家,那个“人家”肯定是自己的朋友:也许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也许是一次活动一次饭局上加的微信。一次点赞,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增加了相互了解。作为交流平台的微博微信,就有这个作用。我的很多“朋友”和“粉丝”,大多数属于志同道合的文友、剪纸书画工作者或爱好者,每次我发布个什么信息,那些见过面或没见过面的都会来点评或点赞。可是,时间就是在你点评点赞、我回点中不知不觉过去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被挤占得越来越少了。
点赞还是不点赞,一直让我很纠结。
慢慢地,发现点赞已经与内容无关了:见到朋友圈信息,总是习惯性地去点赞。所谓的“点赞族”,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它更像是一种心理满足或期待。
不点赞是不是可以?我的回答是:可以!
没人强迫你点赞。有时,那些转发的微信,在我们习惯性地点赞中也会点错赞,连删除也来不及。
点赞是一种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态度。而“习惯性地点赞”,无助于社交和交流,也并不是维系朋友之间关系的最佳手段。现在我对那些感觉没有什么价值,或不是自己喜欢的图片文字内容的微博微信,下定决心不再点赞,碰到朋友圈都在点赞的就装着没看见。海量的微博微信,让发言者、转发者早已忘记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点赞点评的了。不点赞,并不能表示我没有关注朋友圈的朋友们。有时间看到朋友发的又是我喜欢的,我也许会点,也许不会点,但无论怎样,都不代表我不存在,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