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都在围观中国最有名的两所高等学府是怎么抢人的,看下来感觉和王老虎抢亲差不多。
已经有很多人分析了,说归根到底,我们的高等学府还是底气不足,还是要靠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挣门面。毕竟,这有关一所名校的江湖排名。
常在江湖混,哪有不排名?
排名是要有的。只是,大家更重视的是哪个江湖排名?或者说,你在哪个江湖混?
我有个美国朋友,他的儿子三年前被哈佛录取。问录取过程中,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想了半天说,感觉像在找女朋友。
美国名校在录取一个学生时,最关心三个方面:一是你的个人素质怎么样;二是你对什么感兴趣;三是你对申请的大学熟悉不熟悉。录取前,先由哈佛指定的校友进行面对面的一个小时面试,然后由录取官打电话了解一些情况。当然,申请者的成绩肯定是不错的,还要有那篇写给学校的申请信以及三位中学老师的推荐信。
的确,这和找对象没什么两样了:先看你个人硬条件,性格脾气好不好;再看你的个人喜好,能否找到共同语言,三观是否契合;最后问你,你理想中的那一位应该是怎么样的?
然后,看你的情书能否打动人,签名时字写得漂不漂亮。再然后,就是见面喝茶聊天,不放心的话,回家老爸再补个电话。最后,开家庭会决定同不同意这门亲事。
好吧,这还只是哈姑娘家。
还有李姑娘,张姑娘,西门姑娘,田螺姑娘……反正,这一圈兜下来,总有一间洞房适合你。
美国朋友说,哈姑娘作为世界名媛,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来参加每年的“比武招亲”。虽然面试很多人,但最后发录取通知书的只占四分之一。而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大概也会有20%的人选择放弃。
我那美国朋友的儿子,面试是在一家星巴克里进行的。星巴克在美国,大概和上海的奶茶铺差不多。
说这些倒不是说美国大学有多少好,但至少,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更让人放心。所以,江湖的生态,有时比江湖里的排名更重要。
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