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豆腐西施
张健桐
  张健桐

  眼前这位“豆腐西施”,与鲁迅笔下那个年轻时浓施粉黛,老来尖嘴利舌、俗气贪心的圆规式女人杨二嫂不可同日而语。一样是卖豆腐,现今这位豆腐西施却是可爱版的哟。

  她这夫妻老婆店租在菜场最边缘的角落,但在这纵横三条街六家豆制品店中,却属人气之冠。别家店开开关关起落无常,只有这一家好几年了,生意持续红火。小夫妻俩长得很登对,男的浓眉大眼,敦厚却不土气;女的珠圆玉润,温婉而不妖媚。十来平方米的沿街房,女的在前面做生意,男的在后面做豆制品,谁稍得空闲,就会去对方那儿搭一把手,妇唱夫随,前店后作坊,顾客眼见为实,如此把个小店打理得风生水起。

  几年前刚开张时,只有三五样豆制品,可那豆浆一下子就把我hold住了。豆腐西施一边往塑料袋里舀豆浆,一边细声软语地嘱咐:“回去一定要煮透,临睡前喝更好,补钙又减肥哦。”那笑容如三春暖阳,那话音似夏夜微风,煞是怡人心神。回家把豆浆一煮,一股浓浓的豆香腾起,稍凉些喝时,淡黄色的浆面上已经结了厚厚一层衣。那些时日媒体上正在报道假豆浆粉什么的,我喝着杯里这纯正浓郁的豆浆,竟暗自得意口福和眼福都不错哦。

  没几天,小店的生意就红火起来了,回头客一个不落。品种也日渐丰富。这夫妻俩深谙经营之道,始终坚持豆制品纯正的品质偏低的价格。规格上也主随客便,灵活多样。如豆浆分大小袋之分,豆腐分老、中、嫩,百叶分厚、中、薄,都可按需分割,决不强卖硬塞……货比货之下,小店独占鳌头,窄窄的门面永远有三五个人围着等着,竟是忙死一家闲死五家,还顺带把边上一家早点店的豆浆生意也笑纳了一大半,那家店从此只卖甜咸豆浆,袋装的淡浆再无人问津。

  豆腐西施倒并不店旺欺客。她总是一手装着这一个的货一手找着前一个的钱,嘴里还招呼下一个;同时收两个人的钱也不会找错。她对买老豆腐的新面孔说:“豆腥气重,在滚水里汆一下。”对买油面筋的顾客问是不是塞肉?是的话她就挑圆整光滑的;还“多管闲事”地提醒顾客:“当心,那个装虾的袋子不要碰到豆浆袋,会戳破的。”有一次我只有七角零钱,懒得用整票找开了,就问:“缺一角,少舀点豆浆行吗?”她笑意盈盈:“勿搭界,勿少舀。”后来发现顾客缺个一角两角零票的在她这里都一带而过。

  真要说起来,这一切再平常不过,可豆腐西施确实别有一种磁力,又美丽对人又熨帖。有的人深知自己的美,凭姿色别样任性,并且善于利用美色得到所需要的。(所谓“姿色就是力量”是也)。可她不是,她只是殷勤对人,安然对己,就是这一切足以让人如沐春风,加上豆制品质量价格的竞争优势,小店长盛不衰。说起来,美色总是养眼的,美人总是讨喜的,美人的态度却形形色色,殊途异归。这似乎是又一个话题了,打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家门口的好学校
豆腐西施
他像追梦的鸽子
边陲小花
毕业留影
今宵灯谜
布拉格的乔治公寓
如禅的心境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豆腐西施 2015-07-06 2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